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28篇
  免费   1777篇
  国内免费   596篇
管理学   8570篇
劳动科学   521篇
民族学   6452篇
人才学   2255篇
人口学   608篇
丛书文集   25708篇
理论方法论   4670篇
综合类   51512篇
社会学   8120篇
统计学   785篇
  2024年   453篇
  2023年   1784篇
  2022年   1756篇
  2021年   2416篇
  2020年   1967篇
  2019年   2381篇
  2018年   907篇
  2017年   1717篇
  2016年   2335篇
  2015年   3471篇
  2014年   7396篇
  2013年   6977篇
  2012年   7896篇
  2011年   7862篇
  2010年   7386篇
  2009年   7529篇
  2008年   8264篇
  2007年   6411篇
  2006年   5539篇
  2005年   4983篇
  2004年   4613篇
  2003年   4150篇
  2002年   3297篇
  2001年   2837篇
  2000年   2052篇
  1999年   1007篇
  1998年   516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文化内涵问题。通过探寻英汉隐喻受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蕴涵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揭示出隐喻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也由此透视出语言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 发展,同时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弘扬。具体说来,“一国两制”建构中华大文化的理念,体现了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时 代价值,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望、 对统一的追求,与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理想模式产生共振效应,表现了“和而不同”、容纳百川的气 概,集中体现了中华和合文化精神,让中华和合文化大放光彩;“一国两制”对一国四地全体人民福祉的 深切关照既与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又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能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找到源头活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 化和民族形式的最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43.
《围城》比喻的审美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秀芝 《学术交流》2005,(6):147-149
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之所以精湛,不仅因其丰富多彩,更因其意蕴深邃。它蕴涵着汉民族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精警的隐喻结构与通脱的哲理内涵,虚实相涵的哲学理念与相反相成的辩证统一,具象的思维方式与“立象以尽意”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4.
1964年,让·皮埃尔·昂格鲁米先生就被派驻北京。4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法中两国的友好与合作工作。现在他又担任法中文化年混合委员会法方主席。与法中两国间的关系更紧密。趁他来华之际,我们在北京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45.
羽飞 《女性天地》2005,(2):20-21
两名女大学生,为实现创业梦想,合伙办了一个工艺品厂。可是,当荆棘与挑战向她们袭来时,她们无力招架,结果失败了……  相似文献   
46.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障碍及其克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桂华 《学术交流》2006,(3):167-169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思维的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因而常常导致移情的失败,以至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鉴于此,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克服从自身文化的角度与解读他人言语与行为的倾向,深刻认识文化元素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观念上自觉地建立两种文化的协调机制;立足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模式、语言交谈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鉴赏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与我国文化风俗的不同之处,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47.
西周宣王时,在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南)的大街上,有一群儿童边走边唱:“糜弧箕服,实亡周国。”周宣王听说后十分惊慌,当即下令将街上卖糜弧(用野桑树做的弓)箕服(用箕草编织的箭袋)的人全部抓起  相似文献   
48.
禅意盎然     
中国古代曾经有所谓“三教九流”之说。所谓“三教”,指的就是儒、释、道。虽然在传统的“三教”之说中把儒、释、道不加区别地“定性”为“教”,但根据现代社会中对宗教的认识和理解.除了把“释”(佛教)说成是一种宗教大概很少有人会提出疑问外,对于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49.
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禁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言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言禁忌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中国的文学传统进一步强化了语言魔力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语言禁忌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符号功能的认识,大脑的联想机制强化了汉语中以谐音为主要联想基础的语言禁忌的形成。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禁忌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会展是一种通过展示交流新技术、新产品,知会天下、通贸兴商的经济行为。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会展已成为许多地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面对眼花缭乱的会展,各级政府应如何成功举办独有特色的会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