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87篇
综合类   554篇
社会学   354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羽飞 《女性天地》2005,(2):20-21
两名女大学生,为实现创业梦想,合伙办了一个工艺品厂。可是,当荆棘与挑战向她们袭来时,她们无力招架,结果失败了……  相似文献   
2.
王荔  许建光 《职业时空》2005,(21):24-25
直销法的出台,为中国直销业创造了 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的多赢局面创 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已让东升人看 到了光明前途。为此东升伟业紧紧抓住 直销业重新洗牌的契机,加大资源整合 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经营意识。  相似文献   
3.
张鸣 《东西南北》2010,(2):74-74
看到网上一个帖子,大意是震惊于《2012》这样的好莱坞主流大片把中国作为一个正面形象叙述,理由是:世界倾覆了,诺亚方舟的制造和登船地点选择在喜马拉雅山,美国人盛赞:只有中国能完成这个任务(指在两年时间内造出方舟):解放军向受灾群众呐喊:“党和政府会帮助你们的。”  相似文献   
4.
孙君飞 《社区》2010,(17):24-25
一个平凡的邮差.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宁静秀美、古朴苍茫的乡村。生活没有波澜,也没有奇迹,就像脚下的小路,蜿蜒却没有意外的景致。  相似文献   
5.
江柳 《百姓生活》2010,(10):21-21
我看过不少成功者的故事,但最令我震撼的是澳大利亚百岁老人鲁思·弗里思的故事。弗里思在儿时就怀有一个惊人的梦想——当世界冠军,到实现这个梦想,她竞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即将离开承载自己梦想的母校,王磊深吸了一口气说:“我一直在努力,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位是上海市贸易学校2009届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掌握了扎实的食品制作技能的他收获了累累硕果:曾获得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五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西式面点项目的个人全能三等奖、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二等奖、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奖、2010年上海市“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等。  相似文献   
7.
张前 《成才与就业》2013,(23):30-30
最近,网上流传的两则消息几乎惊爆人们的眼球,这两则消息异曲同工,主人公都是古稀老人——  相似文献   
8.
王勇 《社区》2013,(15):45-45
“小柳河梦工场”,名字一听就很有气魄。其实它是辽宁省台安县老干部大学的“三姐妹”创办的兴趣小组。说起这“三姐妹”,她们是刘丽华、遇岱和张会芝,同是台安老干部大学文学班和摄影班的学员。刘丽华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年龄最长,退休前是台安县实验小学校长。退休后,于2008年春季“入学”。  相似文献   
9.
从小到大,香港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总是和奢华息息相关,那里有唱《何日君再来》的邓丽君,有伴随我们成长的无数的影星,有引领亚洲发展的经济和时尚,也是国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半个世纪前大上海的十里洋场已离我们太遥远,好莱坞的梦幻工厂造出的花木兰却是讲洋文的,于是香港这个不夜之城,便成了呈上启下,联接东西方文化的枢纽。这是个陌生而熟悉的城市,即使是第一次来,你也会感到每个地方都已不  相似文献   
10.
王亮 《兰州学刊》2010,(Z1):102-103
沈从文指出,丁玲从《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爱玛)那里,学习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从男作家(福楼拜)那里学习描写女人的方法。说法虽然简单,内容却极为含蓄。从爱玛的无意识到莎菲的有意识转化,丁玲是在用被束缚的女性眼光来避免爱玛的悲剧在自己作品里重现,同时也是对男作家的描写女性形象有了充分认识之后的拒绝与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