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7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1950篇
劳动科学   641篇
民族学   624篇
人才学   683篇
人口学   154篇
丛书文集   4895篇
理论方法论   1096篇
综合类   9844篇
社会学   2498篇
统计学   40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883篇
  2014年   2062篇
  2013年   1212篇
  2012年   1479篇
  2011年   1766篇
  2010年   1776篇
  2009年   1617篇
  2008年   1969篇
  2007年   1373篇
  2006年   1156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会话中的隐喻使用是说话人有意识选择的间接表达,带有强烈的言语意图,其语用意识突显程度低。隐喻使用的言语主体、言语意图以及语境是考察其认知顺应过程的必要条件。说话人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根据自己的言语意图来决定对语言义和语境因素的利用,把隐喻表达的语言义转换成适合表达自己言语意图的言语义。  相似文献   
52.
53.
《伯麟图说》是清代重要的云南民族图册,然而学界一致认为早已散佚不存.笔者发现《伯麟图说》仍然传世.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御制外苗图》的图册是一部改绘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室藏《滇省夷人图说》保存伯麟"奏章"全文,证实"图绘"是奉"诏命"完成的官修之作,或是《伯麟图说》副本,或是抄本、改绘抄本. 道光《云南通志》收录伯麟撰《进云南种人图说》是有力的佐证.(清)佚名《夷人图说》是《伯麟图说》的完整无缺的文字刻本.《伯麟图说》原本中滇省夷人种类应是108种.  相似文献   
54.
陈晓 《南方论刊》2007,(1):59-60
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本原是数,到后来的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奠定西方现代哲学的基础,到而后的黑格尔,康德就更不用说,把理念,绝对精神发挥到了极至。从而,西方形成了与中国的万物同构说引起的“非理性思维”。这种非理性思维与西方的理性思维最终形成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主客同一”和“主客二分”。而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的各个方面。而两者所形成的思维路径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55.
钟立华  邓学源 《现代交际》2022,(11):80-88+123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是党性的“人格化”,体现了党性修养与道德修养的有机统一、高度政治意识与大公无私品质的有效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党员干部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不良的政治亚文化,提高道德引领力,锤炼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56.
民众诗派     
1918年,以大正时期的民主运动为背景,诗人白鸟省吾(1890~1973)、福田正夫(1893~1952)、富田碎花(1890~1984)、百田宗治(1893~1955)、加藤一夫(1887~1951)等人创办了杂志《民众》(1918~1921)。《民众》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民众诗派的诞  相似文献   
57.
历史唯物主义交往理论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交往主体的现实性、交往内容的层次性以及交往形态演进的规律性。基于唯物史观,人的交往形态表征着人的发展状态,人的交往能够促进社会结构体系发展继而促进人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社会成员的总体交往水平和发展状态都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也存在诸如交往范围需进一步拓展、交往层次需进一步深化、交往异化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坚持唯物史观,促进人的交往的不断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58.
与故意犯相比,当下通行的两阶层过失模式在不法层面的判断脱离行为人,其在责任阶层判断主观预见可能性的做法,与新古典暨目的论综合体系将主观心理要素归入构成要件阶层的做法并不一致,有违体系判断的原则。为了克服两阶层模式的弊端,新进观点主张过失只存在于构成要件阶层的一阶层模式,但这一模式有混淆不法与罪责之嫌。在韦尔策尔教授的人的不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将个人能力引入不法阶层的彻底的人的不法理论可以为一阶层过失模式找到理论支撑,同时保持不法与罪责的划分。这种植根于德国学界的彻底的人的不法理论也有本土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59.
启蒙以人之解放为确立其自身合法性的核心诉求。启蒙的解放工程追求的主要是精神解放基础上的政治解放,未能科学分析人之解放所关联的经济、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接过启蒙的解放使命,意图科学地探究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现实路径。《共产主义原理》解放观对启蒙的超越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将解放的主体界定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全部的现实的人,对因受工具理性主导而产生的异化之更深入的批判,以及将消除私有制作为最终获得解放的根本。  相似文献   
60.
“走在大街上,从来没人认为我不是上海人。”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45岁的傅国华对于上海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感。留学加拿大的傅国华是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出国多年之后,1998年,他辞掉加拿大B+H建筑师事务所的副总裁一职,重回上海创业,担任斯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国华希望在从小生活的上海留下自己的印记。他的设计风格既有加拿大建筑的简约、清新,又与上海人的居住习惯结合起来,很快就得到了上海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