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0篇 |
免费 | 154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2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70篇 |
人才学 | 63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260篇 |
理论方法论 | 156篇 |
综合类 | 2888篇 |
社会学 | 301篇 |
统计学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70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307篇 |
2011年 | 357篇 |
2010年 | 327篇 |
2009年 | 325篇 |
2008年 | 319篇 |
2007年 | 321篇 |
2006年 | 211篇 |
2005年 | 200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劲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2):130-135
作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中心人物之一,鲍德里亚以"拟像"、"拟真"和"超真实"等概念描述媒介与技术主导下的后现代社会形态。他将媒介阐释为主要的拟真机器,媒介的拟真不仅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同时也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新的社会控制模型。在媒介与技术形成的超真实世界中,作为社会主体的大众被压制、消解而沦落为"沉默的大多数",最终导致了"社会的终结"。鲍德里亚的理论对理解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判理论、阐述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2.
明杰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2,(7):41-50
贾方舟(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学术主持):彩墨是李志强采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征。彩墨画这个概念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初使用过,后来被废止,一律称中国画。80年代后,中国画在很多场合又被水墨画所取代。但从媒介材料的角度看,李志强重新使 相似文献
63.
在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演进变革和积累叠加之后,今天新媒介文学生产方式已经生成。新媒介文学生产方式依托于当代数字媒介场而运作,它既受一般媒介场生存法则制约具有他律性的一面,又遵循文学性生产原则而保持着生产的相对自主性。新媒介文学生产力在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技术和生产者生产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被当代媒介建构的特点。新媒介文学生产关系主要展开为当代媒介参与形成的打破传统垄断性的文学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去等级化的文学分配关系和当代媒体组织的文学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64.
人类文化生产史是媒介影响文化的发展史,是文化生产媒介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一部文化的媒介生产史。从古代到当代,随着媒介发达程度的提高,媒介在文化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制约作用,在当代已经形成新媒介文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5.
浙江"倒U形曲线"拐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蒙·库兹涅茨"倒U假说"已不仅被应用到增长与分配的关系问题上,而且还被扩展应用,提出了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的倒U曲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倒U曲线、社会问题倒U曲线以及环境污染的倒U曲线.本文以这一假说作为分析工具,研究6千美元阶段浙江这5个"倒U形曲线"拐点状况.在翔实数据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浙江6千美元阶段除区域差距已经出现"倒U形曲线"拐点外,其余4个"倒U形曲线"拐点仍还未出现.也就是说,理想的成熟的发展状态并没有在人们的期待中成为现实.本文认为,那种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社会问题、收入不平等、生态环境等"先恶化、后改善"状况就会出现是不可能的.需要加大社会调节力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公平制度,维护社会正义秩序,才能出现人们所期待的"倒U形曲线"拐点. 相似文献
66.
67.
68.
《中州学刊》2022,(1)
在网络文学活动中,阅读的次序、作用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表达,甚至参与情节构思,成为创作的一部分。网络时代大众的阅读意见不再通过代理发表,评论权从专业批评研究者转移到付费者手中。网文原发页面琐碎而情绪强烈的留言,表达着文本激发的虚拟人格;综合性评论平台上的热度趋势等,则将阅读划类分组,使其在数据层面获得价值。网络小说顺应消费逻辑,将评论权力赋予付费者,作为产品提供方的作者也必须积极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在写作语言、叙述方式以及媒介表现手段等方面加以调整。网络读者不仅阅读文本,也结成以作者为中心的粉丝群体,通过对个人的包容和支持,鼓励作者突破类型套路不断创新。通过需求和回应的往还,参与者在网络文学活动中建立起紧密联系,网络作品是多方意愿妥协和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以媒介为视角,审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口传智慧,有助于探讨网络媒介环境中教育的“失语”问题。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凭口传媒介而成就古典教育巅峰的伟大学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口传媒介的执着都关涉其社会使命,其完成社会使命的教育机制都体现为通过言说实现人对人的影响。虽然孔子的口传是“吾语汝”式而苏格拉底的口传是辩证法式,但两种口传都包含着智慧生成和教学相长。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真实身体出场赋予其口传以涉身性,虽各具特点,但都彰显了口传的道德意蕴。历经数轮媒介变革冲击,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奠定的教育的口传气质仍然得以存续。今天,传承教育的口传气质是网络媒介时代教育变革所面临的挑战性难题。 相似文献
70.
以现阶段婚姻杂志的有关女性第三者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在其中女性第三者被主要描述成无可奈何的受害者、惟利是图的吸血鬼、破坏家庭的祸水形象.这三类形象是媒体通过事实框选和话语修辞两种手段建构起来的,它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中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虚拟表达和对女性形象的消费与浪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