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00篇 |
免费 | 224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34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204篇 |
人才学 | 110篇 |
人口学 | 64篇 |
丛书文集 | 1918篇 |
理论方法论 | 303篇 |
综合类 | 4519篇 |
社会学 | 499篇 |
统计学 | 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260篇 |
2020年 | 240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347篇 |
2014年 | 560篇 |
2013年 | 441篇 |
2012年 | 548篇 |
2011年 | 591篇 |
2010年 | 541篇 |
2009年 | 545篇 |
2008年 | 680篇 |
2007年 | 497篇 |
2006年 | 384篇 |
2005年 | 333篇 |
2004年 | 257篇 |
2003年 | 235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段继业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毛泽东与费孝通分别代表了中国社会调查史上的两种类型或两种系统。他们在社会调查方面,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有共同的特征,即关注农民生活、以实地调查为主、重视科学理论方法指导、注重对社会调查的理论总结与推广、文风注意通俗、大众化,等等。这种共同性对我们从事社会调查工作有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9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6):F0004-F0004
为使来稿得到迅速与妥善的处理,本刊敬请作者注意以下事项:一、来稿应内容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篇幅以5000字至8000字为宜,来稿请用打印稿,同时发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93.
媒介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语境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与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递、新闻资讯的往来,更是情感交流、文化交往、文明交换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意义共享的过程。对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间性"问题加以理论思考,从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的角度可审视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实现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94.
陈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178-184
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的内核有三个层面:从媒介进化本身规律看,媒介使用功能越来越符合人类感官愉悦的要求,媒介外形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审美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媒介必然沿着人类传播要求的方向进化;从媒介与自然关系的传播效果看,媒介必然朝着不断消弥时空障碍的方向进化。同时,该理论分析了媒介进化非人性化的一面:意外的后果。媒介进化人性化趋势实质是一种技术乐观主义,是对人之于媒介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的强调,凸现人类之于媒介的能动需求。 相似文献
95.
宋玉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5)
抒情文学与视听媒介的资源整合赋予抒情文学新的审美特质,既使抒情文学在多媒体传播效应中实现审美价值的增值,又有助于涵养媒体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气质.但其小众收视状态难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国家和媒体应以必要的政策鼓励和实际支持,使这支清雅的艺术之花能够持续在视听媒介空间美丽地绽放. 相似文献
96.
曹德和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19
首先扼要说明谐音的特征和属性;然后通过多角度分类对汉语谐音作了立体观照;继而在"独用型谐音"(不与其他辞格结合为用的)和"兼用型谐音"(与其他辞格结合为用的)分类基础上,全面考察了汉语谐音的语篇衔接作用;最后就谐音研究中本体与谐体的鉴别、谐音衔接在衔接系统中的站位、汉语谐音对于语篇衔接和话语组织的影响、汉语谐音与汉语及汉文化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7.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47
21世纪初,以早期研究为前提,以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为背景,地区形象研究呈现出跨学科态势,出现了品牌、修辞、媒介和话语等四种研究进路。每种进路都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等方面为地区形象研究做出了贡献,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框架效应和研究团队规模的限制,各种进路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没有充分对接早期研究者所提出的任务。因此,各研究团队和个体应相互沟通、交流和学习,致力于探索地区形象研究领域新的议题、视角和方法,寻求营销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之间交叉、整合与融合的途径,全方位扫描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8.
蔡金潮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9):49-51
流行语的产生与传播,折射了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通过对当代流行语的概念、来源、基本类型进行梳理与归纳,挖掘流行语产生与发展的背后动因,探讨流行语言的社会现象和根源。 相似文献
99.
罗明高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3):9-13
本文对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定义的含油气面积提出了异议,用倒转背斜油气藏、断层下盘油气藏和不整合面下油气藏的实例阐明在传统定义下确定含油气面积存在的问题,指出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含油气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笔者将含油气面积定义为含油气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并推荐了三种正确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来自实践的"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构成了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它是决定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活动进行的基础因素和根本因素."社会基础"的显性表现是"一种状况、两种素质、三种关系"的综合指标.由此入手为中国传播学在发展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中建立一个分析的框架,寻找到研究中国农村和其他经济社会落后地区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新的、有用的分析工具,则可能有效推动传播学本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