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0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917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1855篇
社会学   234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陈雪 《社会工作》2016,(3):116-122
麻风病康复者群体是中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原因,这一群体被长期“污名化”、边缘化,让他们回归社会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出发,以湖北省为例,在分析麻风病康复者与媒介的接触情况和探讨消解他们在媒介近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障碍和困难基础上,就麻风病康复者群体通过媒介素养的提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回归社会的有效路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2.
公共关系的传播工具是多种多样的,而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传播媒介的技术发展,从最早的报纸、收音机到后来的电视,再到随着网络技术出现而被大众普遍使用的电脑和手机APP,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关系的发展。但是,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于公共关系的影响是起到促进作用,还是一把双刃剑呢?本文通过对于媒介技术发展和其对于公共关系的影响分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3.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阶段,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经受各个方面的考验,人们亟待找到一个精神家园。而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各种媒介也在经受来自社会经济、受众分化、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多个领域社会变量的冲击。这些社会变量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媒介伦理失范行为,甚至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4.
面对新闻舆论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部分领导干部在同媒体打交道时,老办法在失灵,新办法没掌握,出现各种不适应、不习惯现象。如不习惯在"聚光灯"下运行权力、不习惯接受现场随机采访、不习惯被记者"冒犯"、不习惯同网民交流、不习惯开展工作舆论先行等。领导干部应从思想观念、媒介素养、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互联网思维、新闻发布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把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当作一项基本功、一门必修课,切实重视起来,真正实现与媒体关系的转型和领导能力的突破。  相似文献   
6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媒介技术的升级,中国已逐步进入新媒介时代,作为社会构成因素的大众传播,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矛盾凸显,突发事件不断,  相似文献   
66.
马新颖 《理论界》2012,(3):156-157
第二媒介时代特指以互联网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双向互动为传播特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各个领域,并使得政治生活显现出与以往政治活动截然不同的图景。由于这些政治图景是在信息全球化和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重视并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对中国的互联网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纪录片之于中国,一直以来是一种"不愠不火"的状态,随着近年来优秀纪录片作品的不断涌现,纪录片话题成为媒介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回望历史,探究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再立足当今,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以及为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8.
69.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在科技的过程中。21世纪公共艺术品进入了新的时代,各种表现媒体都在载体、表现能力、艺术含义、底蕴、人文精神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新的进步也赋予了公共艺术新的生命力和表现能力。但是这些艺术表达,有的已经偏离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有的无法恰当的表达人文精神,造成了很多的误解。在此作者对此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同时来促进新的意义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70.
本文策应与配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展开,就这一研究从四个不同视角如概念涵义、背景视野、知行价值和方法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媒介素养教育要阐释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层递性内涵,要植入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应有独到的知识理论意义和行为实践价值,要立足于新现象新事物提炼新方法新路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