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9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2622篇
劳动科学   199篇
民族学   535篇
人才学   702篇
人口学   158篇
丛书文集   7319篇
理论方法论   1260篇
综合类   12900篇
社会学   2445篇
统计学   308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575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835篇
  2013年   1586篇
  2012年   1779篇
  2011年   1928篇
  2010年   1856篇
  2009年   1887篇
  2008年   2451篇
  2007年   1619篇
  2006年   1459篇
  2005年   1410篇
  2004年   1446篇
  2003年   1352篇
  2002年   959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子夏“贤贤易色”章承接上章,运用反讽质疑了孔子孝、悌的互文使用和文、质的轻重区分。子夏的观点是:孝、悌有内外之分而文、质应同时并重。随后的“君子不重则不威”章,孔子阐释了文、质的轻重关系,主张一种涵盖了孝、悌的忠信论,批评了子夏“吾必谓之”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862.
张秀华 《阅江学刊》2023,(3):5-15+172
既有对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理解大多强调二者的区别,并执着于某个领域性或行业性的特殊考察,尚未在工匠学理路上关注它们之间的共通性和互动互释的内在关联。为此,有必要在总体性辩证法下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问题课题化,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语境分析,不仅在理论一般意义上逻辑地阐明何谓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以及二者的融合,而且历史性地说明新时代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实践融合的必然性、紧迫性及其所具有的塑造物与塑造人、成物与成己的双重功能。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是提升劳动者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的关键,共同构成职人伦理的灵魂和最高境界,只有将二者内在地统一于主体的劳作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合内外之道地求真向善臻美,才能既实现组织的创新发展,又促进个体从“知之者”到“乐之者”再到“是之者”的劳动辩证法的历史展开,让实践主体在“去存在”的道路上成为“技艺型新匠人”,在总体上开显出生命力量与劳动意义。  相似文献   
863.
于小兵  吴雪婧 《阅江学刊》2023,(5):95-108+171-172
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群众的精神脱贫问题成为防范返贫风险的新挑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6、2018年三期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条件Markov模型分析了精神贫困对个体返贫的影响。研究发现:精神贫困个体更易返贫;当存在风险冲击时,非精神贫困的个体不易返贫;当个体具有医疗保险或当地政府具有较高公信力时,精神贫困对于返贫的影响减弱,互联网的缓解作用不明显。相关部门应对精神贫困进行有效识别,积极做好引导工作,激发个体内生动力。同时,要加大对脱贫个体的医疗资源投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政府公信力,进而形成防范返贫的合力。  相似文献   
864.
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是一个民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人类的物质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高度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弘扬。大学生是专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引导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和外在表现有那些?培养大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应是高等教育的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865.
在杨家将故事中,有一位"八贤王".关于他的原型,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大体说来,有人认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也有认为是其第二子赵德昭,还有认为是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俨.笔者对上述说法经过考证,以为"八贤王"的形象是古代剧作家和小说家结合宋初宗室轶闻而虚构出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866.
基于奥地利学派的知识理论,企业演化的方法论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主义。现代企业演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企业家精神、适应性学习和资本结构等,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启发式的企业演化逻辑,可用于考察企业在不同的演化环境下所采取的不同内外部协调机制(紧密或松散)、学习模式以及知识类型(默会或编码)。此外,企业学习过程和选择过程是交互作用的,企业的创新活动必须考虑时间因素,这将使企业演化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867.
段迎晖 《江淮论坛》2006,13(6):11-15
对人的关注与关怀是贯穿马克思经济学发展全过程的内在主线。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人及其劳动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发展程度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以人类解放为最终归依,是马克思经济学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本精神对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人”的历史方位,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8.
自唐以降,弄孔子、戏儒流之优戏表演绵延不绝,尤以宋代优戏为著。它以戏谑性的妆演,隐含复杂深刻的历史内容,因其牵动道德、宗教与文化学术方面的敏感神经,尤其与时事政治相抵牾,而屡遭官方惩禁,但它渎经侮圣、诋贤叛道、戏儒刺奸、讥时揭弊的俳谐精神,则演绎了儒家思想民间接受的另一面,显示了戏剧文化与社会政治渗透消长的态势,作为早期戏剧不可多得的“真戏弄”,在戏剧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69.
景中强 《江汉论坛》2006,1(7):65-68
社会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基础,但社会实践作为标志人类活动的整体性范畴,它本身是有结构的。社会生产实践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认识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传统认识论最根本的局限就在于,它把物质生产当作社会实践的同义语,忽视了社会生产的其他形式,特别是精神生产在当今认识产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实物质生产是人类认识的直接来源的观点,其典型形态在古代,而不在近现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社会实践的认识功能已实现由依附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转换。  相似文献   
870.
百年来中国人文学术与哲学思想的发展,在研究内容、态度、方法上均不断变化,在接受的同时亦自我调整。20世纪60、70年代“范式转移”的研究观念论开始大行其道,亦渗透进近40年来中国学术各类之中,与“新变”一词语义互参,成为当下学术思路不断求新求变的集体风尚,形成集中一偏的思想困局。相对于集大成式的学术高度的追求,无疑是背道而驰。以客观态度审视学术研究主体性的范式观念,本来早存在于中国经学的传统之中,透过范式的“会通”构成强大的学术人格魅力,以顶天立地的文化精神为时代缔构正面的建设力量,从而体现集体幸福的愿望,形成“立”的精神动力,与“范式转移”所导致的“破”,实在是两副照面。因此特别彰显民国时代以来,在学制“废经”而学术全面西化的时代情景中,于学制外所存在坚持不懈的终身治经之士如曹元弼,其全力重建经学的典范价值,坚持树立中国文化的恒常属性,重建中国文化的高尚情操。正视曹元弼“范式重建”的意义,无疑能增强社会上有所“立”的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