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7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2619篇
劳动科学   187篇
民族学   532篇
人才学   702篇
人口学   157篇
丛书文集   7291篇
理论方法论   1249篇
综合类   12831篇
社会学   2442篇
统计学   308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575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835篇
  2013年   1586篇
  2012年   1779篇
  2011年   1928篇
  2010年   1856篇
  2009年   1887篇
  2008年   2449篇
  2007年   1614篇
  2006年   1459篇
  2005年   1410篇
  2004年   1446篇
  2003年   1352篇
  2002年   959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造成了整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动。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陷入前所未有的茫然之中。此种背景使得部分知识分子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丧失了其批判性,在利益互动逐步成为普遍原则的社会环境中,“辞别崇高”向世俗俯首就范。  相似文献   
902.
孔子是一个合格的哲学家,其贡献不仅仅在于道德伦理方面,对形而上学也有着系统的思考,是中国哲学本体论主要奠基人之一。孔子哲学之所以被看轻或误解,是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造成的。孔子与《周易》的关系需要重新理解。这是解读孔子哲学及其形而上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3.
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演进,全球性问题亟待国际伦理精神的出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顺应了这一要求,为解答世界之问提供了精神哲学之道,为人类创新性地治理全球性风险指引了科学进路,蕴含丰富的国际伦理精神。从哲学层面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伦理精神,主要体现为民生伦理、责任伦理、美德伦理、合作伦理、发展伦理的精神,回应了人类对幸福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了责任赤字,为构建人类责任共同体提供了践覆义务的精神之道;破解了信任赤字,为消解全球信任危机、弘扬信任美德提供了路径;破解了合作赤字,为推行正和博弈的治理范式提供了伦理范导;破解了发展赤字,为倡导公正性全球发展模式、实现美善发展的真实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04.
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除了需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外,还更需要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民族精神的传达与表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中国钢琴作品既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出贡献,又能真正立足于世界音乐之林。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钢琴教学与研究经验,探讨了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关于民族精的传达与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905.
906.
907.
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人学理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人学革命。马克思的人的存在论包含四个维度: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人的起点,自然赋予人生命,给予人生产生命存在的材料;人以自然界为对象开展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以存在的形式展现出来,确证了人作为对象性实践存在物;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人的精神生产越来越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成为精神生产、传播、承载的主体和载体即有意识的精神存在物;人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断突破"受动"(自然和自身种的限制)追求自由,进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解基础上的个体与类斗争的真正解决即人的解放,确证了人作为普遍的自由的类存在物。  相似文献   
908.
909.
“微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是推动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与时俱进的现实之需,也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容之要,更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爱国奋斗精神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家国情怀的牵引下,将“爱国”同“奋斗”两个价值主题转化为奋斗报国的实践主题。高校必须把握“微时代”特点及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秉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把握其方法论要义。从“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下的行为样态和“微时代”烙印特征,通过创作“微内容”、抢占“微阵地”、净化“微环境”、营造“微文化”,探索“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1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社会各界积极踊跃捐赠款物,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地方政府依循惯例,迅速指定省、市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作为接受社会捐助的专责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疫情重灾区湖北、武汉的红十字会却暴露出救援物资分配不均、捐赠收取管理费等问题。本文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选取日本红十字会为研究对象,采取政策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日本红十字会的疫情防控参与机制与捐赠款物分配机制,并提出对中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