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7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管理学   2619篇
劳动科学   187篇
民族学   532篇
人才学   702篇
人口学   157篇
丛书文集   7291篇
理论方法论   1249篇
综合类   12831篇
社会学   2442篇
统计学   308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575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835篇
  2013年   1586篇
  2012年   1779篇
  2011年   1928篇
  2010年   1856篇
  2009年   1887篇
  2008年   2449篇
  2007年   1614篇
  2006年   1459篇
  2005年   1410篇
  2004年   1446篇
  2003年   1352篇
  2002年   959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老人世界》2020,(2):68-69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解读在谈到改革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形成,或是由于个人立场、地位、利益,或是由于工作格局、权限、机制。习近平同志还经常强调,形势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难免会碰钉子。形势变化了,任务升级了,如果还是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就可能误事。  相似文献   
913.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运动。它诞生了以"爱国主义""民族科学"和"改革创新"为基本内涵的五四精神,具有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珍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既象征着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也是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今天,发扬五四精神,需要深刻理解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主科学为指南、以进步为动力的基本内容,也需要态度鲜明地肯定其对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14.
《弟兄们》作为王安忆文学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过渡至20世纪90年代的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三个互称"兄弟"的女性自我解放的故事。作家借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女性精神同盟,以探讨女性之间的纯粹精神能否在社会坚守的问题。通过梳理小说中的女性精神同盟从建构到崩溃的过程,可以加深对作品深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探析女性精神同盟能否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女性自我解放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15.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优秀的看家法宝、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因此我们要大力发扬革命精神。将吕梁革命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吕梁精神中的教育资源运用于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吕梁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思政课教学,对吕梁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指导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916.
甘丽卿 《职业》2020,(8):81-82
大力弘扬和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是复兴强国的需要。中职语文教育应当课内外结合,利用各种育人途径,积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917.
杨洁 《职业》2020,(3):47-48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导向,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优秀工匠"的培养途径,为学生将来在职业岗位上成为能工巧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18.
919.
本研究聚焦渐趋普遍的“老漂族”群体异地养老现象,关注其精神健康。以福利多元和精神赡养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广州市三个老年流动人口较集中地区的“老漂族”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政府、家庭、社区、市场等主体的服务供给对“老漂族”异地养老精神需求产生的影响,剖析“老漂族”异地精神赡养的需求和供给现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目前的养老福利托底政策和市场补充供给的不足给“老漂族”带来异地养老尤其是精神赡养上一定的困难,建议更多地发挥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倡养老资源供给模式应将物质服务和精神扶助结合起来,实现养老渠道多样化、社会福利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协调与互补,共同支撑起能够惠及“老漂族”异地精神赡养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20.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标定着党的精神路标,凝结着党的初心使命,蕴含着党的精神品格。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从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人民性这四个维度出发,用伟大建党精神赋能时代新人培育,并将这四个维度从理论和实践上统一起来,形成精神合力助力时代新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