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8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3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1211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探讨解决壮族群众说普通话时,一些人将zh、ch、sh及z、c、s声母字读成j、q、x声母,一些人分尖团音,还有一些人给零声母字加上辅音声母等三个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
刘戈 《民族研究》2003,(5):51-58
回鹘文契约中有倒写文字 ,常见于纸背。某些突厥语专家对此现象未予重视 ,因而在一些专门著作中对它们既不作标记 ,也不转写 ,在译文中往往被省略。其实 ,这些倒写文字是不能被忽视的 ,它们是回鹘文契约附言中的一部分 ,形式上它可以溯源于吐鲁番出土唐代汉文文书 ,内容上它反映着宋元时代内地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规矩。回鹘文契约中倒写文字的形式与内容所表现出的年代的不一致性 ,正是回鹘文契约及回鹘人文化的一种特点。  相似文献   
63.
对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独立“的”字结构的研究却还不够深入。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独立“的”字结构的内部语义及句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的”字结构的研究不能拘泥于静态的形式,把该结构均理解为省略了中心词的修饰语。一部分独立“的”字结构的确为省略,而另一部分“的”字结构语义上属于照应,是小句内上下文和小句外语境进行互动衔接的产物。“的”具有指称抽象的“物”的功能,而“的”字结构的语义则需要照应小句上下文或语境得到所指。   相似文献   
64.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试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对汉字词式书写文本与传统的字式书写文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正确率,来评价汉字词式书写对小学生阅读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阅读字式书写文本相比,第一次阅读词式书写文本即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各年级小学生的中文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65.
“是”字存在构式在不同语境中语义语用有所差异,我们视不同语境下表义有所差异的“是”字存在微观子构式为“是”字存在构式的微构式。微构式在凸显事物存在状态或属性判断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语义上具有连续性。我们把“是”字存在构式放在构式网络中考察,发掘微观子构式的形成演变机制及表义特点。在构式网络中,“是”字存在构式节点承继于存在构式与“是”字判断构式,体现了构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6.
何菊莲 《云梦学刊》2000,21(2):52-54
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转化的复杂过程。它包含了知、情、意、信、行五个关键环节。因此,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总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应体现知、情、意、信、行五字法。这五者也是构成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两课教学的过程是五个基本要素培养、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岜”“?”“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的交往史以及文化上所蕴含的共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8.
“得”字句式的多义性可以解读为“得”前后两个概念结构接合时借助了不同的转喻链,而不同的接合模式对应不同的句式义。以小说《士兵突击》为研究对象,对“得”字句式进行穷尽性分析可以甄别出“行为—前时段—达成”“事体—参与者—状态”等七条转喻链,分别对应达成、伴随状态等七个句式义。这些句式义以达成义为核心构成一个语义网络,其中达成义最为典型,其他句式义均由达成义利用转喻机制引申而来。本研究佐证了认知语言学“意义具有理据性”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69.
《东岳论丛》2018,(1):138-147
《西游记》的最后三回深入反映了文本的"物质性"和"空"的形而上学。文本是经验现象的记录和象征,经验本身是空的,真经也只能是空的。文本引发了五蕴之苦,因之必须超越。若要了悟成佛,修行者必须将"物质"搁置一边,只需信奉佛陀开示的"终极智慧"。在追寻"绝对真义"的过程中,文本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这表明《西游记》明显的是一个寻找"文本"的文本。经卷的"空性"是佛教教义"空"的物质载体,同时它指向一种本身是不可言喻的最高实在的象征。  相似文献   
70.
称谓语的研究是一个深受学者青睐的话题,而含"老"字的称谓语也极其的常见,自然也就受到不少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两方面探析汉字中含"老"字的称谓语的意义以及在英文可能的对应翻译,探索异同并分析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