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244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1099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41.
《〈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研究》在古籍校勘、新义抉发、义类归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尤其在语言研究方面,其对 近代汉语词汇系统面貌的揭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42.
图中的等式是由"我爱老友杂志"六个字的拼音组成的,请把这些字母分别换成数字1~9,相同字母换相同的数字,使它们相加之和等于2021。  相似文献   
243.
《庄子》以"三言"为方式,以"论道"为目的,而在体道的过程中,多以寓言加以呈现,其间使用了大量创造性的词语,在后世文学创作与批评文献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回响。在具体使用与书写间,庄子采取词语链的形态作递进式的体道认知,与文学创作构思颇为契合;而我们通过对其词语的诠释观测他对文道本论的构建,考量其对文学创作鉴赏理论的献益,尤其是喻理在像的书写给予文论的启示,均可获得新的意涵与省思。  相似文献   
244.
会话含意着重于探究字面意义和语义意义以外的隐含信息,但这一含意也可能因为语境因素的变化而消失,即会话含意是可取消的。《后宫·甄嬛传》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如此受大众欢迎的电视剧,其语言的使用颇为讲究,而人物之间的对话更是深富艺术性,对会话含意的可取消性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具体运用方式主要有:词语变异、修辞运用和话题转移。从这些角度可探究影视中如何运用语言技巧以提升自身语言运用的品质。  相似文献   
245.
周惠明 《生存》2020,(7):0051-0052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教学也一直是老师们研究的问题。在如今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尝试。群文阅读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尝试,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总结,都知道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相信这种有生命力的教学方式会带给学生真实的惊喜,让学生成为有阅读情怀的鲜活个体!  相似文献   
246.
河南方言中的不少词语历史悠久,弄清楚它们的来源,不仅是现代河南方言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组成部分。河南话中蝉的幼虫有"爬叉"和"老故融"两种叫法,"爬叉"源于爬行义的"爬沙(扒扠)",最早见于唐代文献;"老故融"源于缓慢蠕动的"蛄融"(或写作"咕踊"),二者得名的缘由相一致。称锄柄为"锄橿"之"橿"在《说文》中已有解说,其实它与杠杆的"杠"原为一个词。表示等份的量词"亭(儿)"与"订""停"都表示均平的意思,它们有语源上的关联,方言中作为量词的用法也由来已久。"杌树"的"杌"表示截去、截断之义,在汉魏时已有用例,文献中的"杌树"与"兀树""髡树"意思一样,"杌""髡"与"兀"是同源词。  相似文献   
247.
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调的词语使人有寒冷的感觉,暖色调则让人觉得温暖。词语同样有冷暖色调之分,冷色调的词让人消极失望,产生犹豫阴暗的感情;暖色调的词给人积极正面的力量。词语冷暖色调的感受,受人的主观心理、生活阅历影响。个人主观情感和生活阅历的差异,对词语冷暖色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创作过程中,词语冷、暖色调的运用,会营造出截然相反的氛围。所以,我们要学会分析词语的冷暖色调,以更好地理解词语在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8.
本文主要阐述词语教学与语篇教学各自的优劣之处以及这两种教学有机结合的互补作用。说明词语教学与语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外语学习规律和符合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249.
词语考源疏解八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八条词语语源作了考证或疏解。“兰家女”诸多旧解有误,“兰家”义指大户人家,富贵人家。“翠峰如簇”之“簇”是屏障义。“略迹原情”,“原情”应解为推本情理。“抚尘”的朋友之义源自《汉书·王吉传》之典故。“膜拜”为梵汉结合词,“膜”出自梵语南元之音译语略,“膜拜”即口称南元而礼拜。“下担”的“担”取义于檐子,“下担”义相当于“下轿”。作者纠正《汉语大词典》的说法,指出“战越”之“越”不是取义“殒越”义,而是“ ”的音借。“不拣”明其本字,补充了唐人用例。  相似文献   
250.
借鉴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证,探讨法律词语的词汇认知表征和概念化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法律词语的概念化是以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交互与融合为特征的动态语义建构过程。在法律语境和法律行为因果关系的制约作用下,法律词语的词汇概念经过选择与融合机制,激活了相应的法律行为事件认知模式。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式的组构与整合使不同类型的法律词语形义匹配体进行细微调整或重新匹配,进而协调不同概念化主体的认知差异,实现一致性语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