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6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44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1901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台湾地区使用的普通话与现代汉语①不完全相同,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有 动词”的特殊用法。现代汉语中“有”的宾语一般应为名词,只有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做“有”的宾语,而且有诸多限制。可在台湾普通话中,却几乎所有的动词结构都可以用在“有”后面。此时的“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是“完成体”的标记。我们将这种句式的结构和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尝试分析这种句式产生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2.
吴中诗派与陈庄体山林诗派是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两大在野创作群体。前者系地方性文艺群体,受当时经济及地域文化传统的影响,比较侧重个人才艺性情的自由抒发;而后者成员则多为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在野理学家,受其理学素养、观念和思维的影响,诗歌大多是用来作为阐发自己理学观念和感悟的工具,部分作品过于俚俗,艺术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03.
王丹 《浙江学刊》2022,(5):146-154
清中叶散曲的衰落,是中国古代散曲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考察衰落之因,主要症结在清中叶散曲文学话语空间的普遍“失位”。其形成是内外两线合力的结果:在外,官学体系中通过《九宫大成》对清代散曲的抽离,到《四库全书》体系中对散曲一体进行总结与定性,最终将其定为“体格最下”;在内,表现为文人词论、曲论、评点中散曲话语的普遍“失语”,最终使其成为“文章余事”。两线相互投射,促使了散曲文学话语空间之定格。由此也导致以后散曲创作与理论体系全面坍缩为一种更为单线性、私人化的文学模态。进一步追溯,“尊体未竟”是散曲文学话语空间失位的深层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04.
孙琳 《浙江学刊》2022,(5):200-209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特点是立足历史语境解释图像,时间、空间是其艺术史叙事的基础。他早年建构了艺术史叙事的时空体系,并在晚年的文艺复兴研究中发展了时空理论。他的艺术史时空体系建立在德国哲学时空观之上,是关注连续性和差异性的有机体系,其中包括时空一体的概念“时空连续体”和差异性、空间化的时间概念“历史距离”。时空体系不仅是潘诺夫斯基图像解释理论和艺术史研究的基础,对后来的时空理论和艺术史叙事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王韬是近代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是一位以觉世为己任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寓居香港凡二十年余年 ,创办影响久远的《循环日报》 ,成为近代“第一报人”。他以思想家与报人合一的角色 ,原创了近代报章体政论。这种报章体或可名之为“王韬体”。王韬体政论关注时务 ,洞察世界 ,深刻批判封建政制 ,倡言变法洋务 ,体现了某种“民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其体式语言反“时文”规范 ,求自然通脱 ,便于表达作者的情志。王韬体实为梁启超新文体之先导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一个四全同玻色子系统的模型理论 ,用此模型和少体方法 ,在两种不同的α粒子相互作用势下 ,计算了四α粒子系统的低激发态 Lπi(L =0 ,1 ,2 ,π=± 1 ,i =1 ,2 ) 的能谱。发现低激发态能谱和结构的主要特征决定于量子力学的内秉对称性 ,从而揭示了1 6O核低激发态结构特征的本质和起源 ,并由此得出了1 6O核低激发态分类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7.
任宜敏 《浙江学刊》2000,49(3):22-27
慧忠国师与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永嘉玄觉并称六祖门下五大宗匠,虽受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礼遇,却了之如泡,观之若梦。他博通诂训,普穷经律,非常注重经律论的研习与教学,反对轻视经典、随意说法的作风,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一味向外攀援,执著于求佛求师求法或泥于古人言句,却不知返求诸己、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弊害,又常作超毗卢之说,越法身之谈。本文以“无情说法”、“无心可用”这两则公案为切入点,简要地探讨了慧忠国师的禅学思想。不当之处,敬祈大德棒喝。  相似文献   
108.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陈柱,一生著述甚丰。他的散文研究述及中国散文史、散文分类、散文创作论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散文理论体系。出于矫治时弊的意图,陈柱以“学术”内质和“文学”外式的体用关系构建了散文理论的基石;以此为基础,他尝试以“文言”和“质言”划分散文体类,探索归纳出中国散文的内部类型;与他的散文理论相呼应,陈柱将六经视为后世文学的源头,提出“体尊质衰”的散文史观。他将后世散文之弊归因于“尊体”的结果,主张以先秦文学为散文范本。陈柱以融汇经史子集的广阔视野来审视中国散文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后来的中国散文研究和散文史书写。  相似文献   
109.
邵雍《伊川击壤集》中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诗学风貌被称作"康节体",而平淡是"康节体"最为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后世虽常认为邵雍诗学空诸依傍,但其平淡诗风的形成却实渊源有自。既有对陶渊明、白居易等前代诗人人格风范与创作成就的吸收与借鉴,又受到现实诗坛氛围的感召,加以自身哲思体悟的心意熔铸,遂形成了"康节体"以恬淡冲和为特色的平淡诗风。  相似文献   
110.
科幻小说《三体》描绘了一种宇宙社会关系——黑暗森林法则. 这看似与企业发展市场竞争毫无关联的科幻情境,却明明白白的昭示着:生存是企业的第一需要,企业为了生存必须不断扩张,但市场有限;有限的市场让每一次竞争,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所以傲慢就成了企业致死的毒药;更何况没人知道对手是否下一刻就会技术爆发,所以当自身迎来技术爆发时,记得藏好自己,因为市场竞争从来都是不留情面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