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5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张光茫 《社区》2011,(14):11-11
1911年.距今整整一百年了。就在那年,诞生了季羡林、钱学森、陈省身、侯仁之、杨绛、黄万里等多位后来被认为大师级的人物。按著名散文家卞毓方的话说,他们都跟清华大学有渊源,都去欧美留学,都成了大家,而且都长寿。所以,卞毓方在其新作《千手拂云千眼观虹》中,把他们的一生组合在一起。读之,简直就是在读百年中国的大师缩影。  相似文献   
112.
秦维宪 《学术界》2007,(3):118-123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时代,这是基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是由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而推动的;西方文化正在走下坡路,东方文化正重新崛起;中印两个大国的文化交流、融合,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证明了两大国将成为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13.
<正>1935年,季羡林先生赴德国留学,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学问人生》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自传,本书选取先生多部自传精华。季先生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在德国留学期间,他的老师们的举手投足让他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4.
庄赫南 《现代交际》2006,(11):43-43
无论圈里圈外,抑或是季羡林本人,都不否认他“土”。怎么个“土”法呢?比如说他总穿一套中山装,几十年没有变化;比如说他从不做出学问家的样子,指手画脚;比如说对家里的陈设他从不刻意追求时尚;比如说饮食习惯只钟情老家的绿豆小米粥……总之,日常用度待人接物不做作,很自然,很朴厚,很单纯。  相似文献   
115.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人物,那么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可以的话,你打算跟谁过一天?  相似文献   
116.
易名 《现代交际》2006,(7):43-43
在哥廷根的日子里,季羡林饱受轰炸、饥饿、乡愁的煎熬,有家不能归.有苦无处诉,一切的不幸与委屈,只能默默地往肚子里咽。只有在读书和写论文时.他才能暂时忘记世间的烦恼.一旦回到住处,孤身独坐室中.烦恼又涌上心头,无法排解。但是,诚如《红楼梦》中所云:“大不幸中却有大幸。”人生在世,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也是  相似文献   
117.
2001年夏天李里在北京旅游时,3次拜会了90高龄的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先生。  相似文献   
118.
《中外书摘》2006,(9):F0004-F0004
季羡林学术精粹》(四卷)由山东友谊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季老首次在家乡出版社出版自己的文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授权的版本(书中附有授权书),先生委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岳川选编。王岳川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在美学、书法、音乐等领域都有不凡的造诣。  相似文献   
119.
钱文忠 《领导文萃》2013,(13):103-106
传统的幸福观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那就是《安娜·卡列尼娜》开头的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很多人把这句话绝对化、抽象化为:"幸福都是一样的,不幸各有不同。"当今,确实有一种让人非常担忧的情况,我们的幸福观正呈现出一种僵化和单一的趋势,比如我们认为财富、地  相似文献   
120.
冈宁 《社区》2009,(32):12-13
2006年盛夏,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一书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时,我就有一种冲动,一定要再策划一本季老的书。几经琢磨,我发现季老还没有一部完整讲述自己一生经历的书。于是,征得先生同意后,我决定编一部《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