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333篇
综合类   145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三项举措优化机构孤儿成长环境举措之一:抓源头。即从源头抓起,规范弃婴的送养、收养程序。一是严格把关,做好国内收养。前年,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弃婴收养管理办法(试行)》,为弃婴能够及时进入福利机构提供了政策保障。自《办法》实施后,市儿童福利院的健康弃婴、儿童逐渐增多,儿童福利院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合理完善入院、送养程序。同时,在为孩子选择家庭时,严格把关:收养人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生活条件应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住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同等条件下高学历、高收入者优先考虑。两年来,共为213名儿童办理了国内家庭收养。通过随访,大部分与收养家庭  相似文献   
22.
家庭寄养——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福利机构是以家庭的替代形式出现的,对妥善安置孤儿、弃婴及困境儿童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由于院舍照顾提供淡化的亲职情感关系,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有较多的替代亲职角色,儿童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23.
2006年3月29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农业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15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它是建国以来对孤儿生活救助和服务保障第一个综合性的福利性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确立了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意见》确立了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一些重要原则,包括社会公平、国家主导责任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则。这些原则的确定将对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社会公平原则的确立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  相似文献   
24.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史记·赵世家》与《左传》的记载中展示出两种不同面貌,前者为英雄神话,传递出大复仇的意义;后者则呈现为一场包含着通奸、诬告和利益的暗中转移的政治阴谋。在不以历史真相为诉求对象的意义上,通过对两种叙事中不同策略的分析,可以分辨出专注于人物命运的叙事策略和专注于事件进程的叙事策略,而前者在历史上的传播远比后者成功。在对两种策略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与权力运作机制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只有将话语与实践相联系,才能从历史陈述中间获得有价值的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25.
姜忻 《理论界》2023,(7):89-95
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的英雄频繁使用关于道德的谚语,并随即作出生死抉择。这种举动未免使得西方观众心生疑惑:剧中英雄是否像哈姆雷特那样在作出抉择前内心经历过激烈的冲突?从修辞学角度比较剧中的谚语形式,可发掘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的复仇动机。哈姆雷特的谚语使用和其行动相互矛盾,而赵氏孤儿的谚语使用和其行动保持一致。无论形式如何不同,这些英雄都借用谚语去判断形势并选择一种态度,从而揭示他们的内心矛盾。本文发现,哈姆雷特的复仇动机是因为场景变化而产生的,而赵氏孤儿的复仇是由其选择的新身份所驱动。读者可将谚语看作一种启发式工具以分析人物性格和决策过程,从而在不同的作品文化背景下定位人物的动机。  相似文献   
26.
大龄孤儿教育救助是孤儿发展型福利中的薄弱环节,关系到其能否摆脱福利依赖,实现自立自强。同时,大龄孤儿长期滞留孤儿院引起福利院人满为患的问题亟待解决。大龄孤儿增能型教育救助模式注重挖掘大龄孤儿潜在能力和优势,在救助主体和救助客体分工协作的条件下达成一种良好的救助循环,实现大龄孤儿教育救助理念的转变,同时构建个体主动增能和外力推动增能相互补充的合理救助结构。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教育机构的引导作用,促使孤儿福利向青年乃至成年阶段延伸。大龄孤儿增能型教育救助模式对于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完善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在江西省都昌县城,78岁的李菊仙婆婆远近闻名。缘于本是五保户的她,收养了7名弃婴,而为了抚育弃婴两次“逃出”敬老院。她用一双平凡的双手弹奏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母爱颂歌。2008年,李菊仙被都昌县委、都昌县人民政府评为“十大感动都昌人物”。  相似文献   
28.
高延萍 《老友》2009,(10):37-37
女儿在日本的福冈市买了房子,她三番五次来电话,要我去她那里住一段时间。今年春天,我飞到了樱花盛开的日本。到达日本的当晚,女儿就拿出计划,要陪我到什么什么地方去玩。我却对她说:"我现在这个年龄,主要是健身。在国内我每天早上必和一帮拳友到公园打太极拳。你明天早上先帮我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我先打几套太极拳再说。"  相似文献   
29.
关文静 《社会福利》2009,(12):49-49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以孤残儿童回归家庭、最终顺利融入社会、实现自理、自立、自强为目标,抓住突出的成年孤儿安置问题,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以案主为中心,通过中长期个案辅导,切实做好每个成年孤儿的顺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30.
狄更斯《雾都孤儿》中费金的红胡子、红头发、红眉毛、犹太长袍、违法营生等典型特征,与英国文学中犹太形象的传统俗套一脉相承,是批评界长期关注的重点,而费金形象背后的异质性却为以往的研究所忽略。借助“隐性进程”的研究视角,挖掘小说显性情节冲突背后隐藏的“隐性叙事”——有关费金宗教、饮食方面的异质性叙事暗流,与以犹太恶棍形象为主导的情节发展相互排斥,与小说中的基督教济贫院叙事相互对照,从中可以发现狄更斯对于维多利亚社会基督教价值观的讽刺与批判,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经典作品深刻的主题意义。小说中费金的犹太性,与其说是狄更斯刻意迎合读者的种族偏见,不如说是狄更斯利用了这种集体偏见反讽了自诩道德的基督教社会的自负与虚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