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05篇
社会学   115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鲁迅是我们民族是孤独的思想者.他的孤独是先觉者与民众的隔膜,是最先锋的战士对战友的超前.这种孤独源自他对民族、对同胞的深切的爱.这种爱不可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他仍然愿意在孤独中坚持他的爱.他的一生都在与孤独扭打,也与孤独为伴.鲁迅的孤独是一个人间至爱者的孤独.  相似文献   
842.
王安忆是一个极其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并着力挖掘人的心理感受的作家。孤独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一再凸显,并当作人的一种普遍而根本的生存困境加以表现。如今的王安忆书写越来越从容,孤独已成为她笔下不用刻意彰显的潜意识,在对孤独的承担中折射出她对生命的领悟。  相似文献   
843.
844.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形态、时空秩序与心理体验均产生了嵌入式的影响。一方面,社交媒体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关系空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畅通联结;另一方面,也使青年群体产生了“在一起”的场景幻觉,情感转化力与心灵融通力不断下降,最终呈现出“身显连而心隐匿”的“孤独社交”现象。文章采用深度访谈法,在勾勒青年“孤独社交”图景的基础上,从技术、平台与主体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与省思当代青年群体“孤独社交”现象的形成逻辑,进而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路径:一是建立“共鸣轴”,二是重拾独处,三是建构沉思的“精制环境”。  相似文献   
845.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1776—1778)是卢梭在他孤独的生命之旅即将走到尽头之际用两年左右光景,以“散步”为题写下的十篇随感。卢梭写作《仟悔录》的时候,愤激地要洗清敌人对他的诬陷,高傲地捍卫自我的价值与尊严;他写作《对话录》的时候,急切地想消除世人对他的误解,执拗地希望后人能够对他有正确的认识。但在写作《遐想》的时候,卢梭的目的已大不相同了。在“散步之一”里他说:“当初我写《忏悔录》和《对话录》,曾为逃脱我的迫害者无情的手掌、使我的作品流传后世而费尽了苦心。如今我写这部作品,就不再为这种…  相似文献   
846.
847.
综观库切自1974年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幽暗之地>到2005年发表的小说<慢人>,几乎所有小说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孤独.文中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旨在展现库切小说中的"孤独"主题,并且剖析主人公"孤独"背后的作者库切孤独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48.
“我”既不是S城人或寒石山村民一般的庸众,也不是魏连殳那样的“古怪”与“异类”。魏连殳对二人关系的认知——“我们大概究竟不是一路的”——是符合事实的判断。二人虽然交往认识,但精神个性迥然有别,不宜视为同一类型的人物。对《孤独者》的文本细读再次呈现了鲁迅作为精通人性心理的文学大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