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6篇 |
免费 | 234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21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66篇 |
人才学 | 212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416篇 |
理论方法论 | 138篇 |
综合类 | 1709篇 |
社会学 | 554篇 |
统计学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98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15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07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217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97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285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9,(9)
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表,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男性幼儿教师已经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那么若想让更多的优秀男性幼儿教师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当中去,我们就必须针对培养男性幼儿教师的重要源头"各大师范类高校"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只有师范类高校培养出质优量广的男性幼儿教师,让更多的优秀男性幼儿教师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来,我们才能让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健康繁荣。本文针对当下师范类高校男性幼儿教师的培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特别是学前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前教育的质量管理和教育管理受到了大众的广泛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是基本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今有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学前教育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26.
27.
师资队伍是专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是实现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建设、维持课程教学运行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毕业要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职业技术师范认证二级标准中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二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要求;三是师资队伍的培训、评价和专业发展情况。具体包括数量结构、素质能力、“双师型”教师、实践经历、持续发展五个二级指标,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研究师范认证标准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标路径,并提出认证标准引领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8.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不断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能够发挥出积极的影响。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高校教师不断加大对教学活动的研究,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来做好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展开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9.
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建构和内化过程置于课堂教学之前,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了教学评价体系,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借助QQ 群、APP 客户端以及课堂教学,对师范专业的“德育原理”课进行模式创新,实现了翻转课堂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前与课后相呼应,不仅适应了90后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0.
罗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3):66
主持人语: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以往的研究多从国共两党关系角度来考察1924年国民党改组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过程,而对当时新兴的社会力量与新型的民众动员方式关注不够。韩国首尔大学柳镛泰教授的论文通过考察国民党"一大"前后孙中山建国构想中的两种民意机关的构成原理与相互关系,揭示出孙中山所提出的国民会议主张并非国共两党应付时局的权宜之计,而是以当时已有的民意集结经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