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陈兰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3):17-19,8
本文通过黎族古代地方风物传说论述其创建家园的艰难历程和守望家园的斗争精神,借以揭示黎族早期社会发展轨迹及民族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72.
“妇怨”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往往以已婚女性的“情殇”悲剧为表现题材,去深刻揭示新女性在自由婚恋过程中的灵肉痛感.阅读作品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妇怨”叙事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笔下,呈现出了两种截然相悖的不同形态:男性作家一般都是从思想启蒙的社会角度,去同情被弃女性的不幸遭遇;而女性作家一般则是从个人情感的生命体验,去抨击男性人格的虚伪本质.因此,两种不同形态的“妇怨”叙事,恰恰反映出了不同性别的作家群体对于五四思想启蒙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73.
早早地离开了家乡,我外出求学、就业,已有30来年了。遥远的乡下,只有80多岁的老母亲和那所老宅孤零零地守望着。我爱好广泛,生性喜旅游、爱美食,什么南辣北甜、东咸西酸,品尝了许许多多的地域特色美食,但时常让我怀想和口舌生津的,仍然是母亲的手艺、家乡的味道。我出生在华北平原南部一个小村庄,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宽阔平坦、沉稳内敛。田野里小麦、玉米和高粱愉快地生长着,日益充盈着自己也丰盈着乡亲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74.
时光似水,岁月斑驳,教育者在德育的实践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学生传递着以道德、法律、政治、思想教育为内容的德育;捻一指流韵,听一曲风铃,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以一个守望者的身份满怀希冀与爱意,在流年岸边静待花开.就目前的情势和相关的规定能够看出,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日渐显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树人先树德.目前比较一致的对于德育的的定义,是包含道德品质、政治、思想、法律内容的,按照一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德育的内容相关文件已经做出了详尽的内容,德育的原则和方法也有了系统性的论证,本文只从德育开展过程中,家庭学校在联合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教育时,如何准确地把握好度的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分析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学现象。它曾追随思想启蒙而对乡土文化展开过猛烈的批判,也曾因创作主体在现代都市中的生存困境,而表现出“思乡”与“想家”的怀旧情绪。由“批判”到“怀乡”再到精神“返乡”,它反映的是新文学作家对于“西化”现代性的重新认识,对于几千年来乡土中国文化传统的重新理解。故“怀乡病”并不是一种“怀旧情绪”,而是一种自觉去守望精神家园的使命意识。它以文化遗传因素为连接纽带,集中体现着新文学作家的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76.
一个孤独的写作者--论林白之女性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晶 《学术论坛》2006,(3):175-178
林白以其个人化、边缘化的创作实绩,构建了许多表现女性个体独特经验与生命体验的女性文学作品。她依仗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对女性生命世界进行个人主义的哲学关照,并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主题话语和审美品格:遵从内心的声音,只为心灵写作。她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以“守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心灵空间以及开启自我救赎的通道,从而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女性话语空间,并对男性话语封锁进行了突围,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激情。  相似文献   
77.
任秀芹 《学术探索》2002,(4):103-105
世纪之交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面临两难选择。守望地球家园、善待敬畏生命 ,理应成为人类的共同意识和行动 ,也是人类迈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8.
语文教育应发扬悲剧精神,抗击自己的悲剧性命运,守望学生生命,实现“立人”的价值。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具有乌托邦精神,抵御乐感文化,承继“蜣螂仪式”盛典,以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9.
时间是什么?在现代科学看来,时间是它自己的等同物,它是绝对均匀、处处同一、毫无筹别的、连续不断的一维的流.按照这一自然特性,所有的年、月、日在人们的心月中都应该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生活中并非如此,人们往往对于一些在历法中占有特殊位置的日子格外看重.通读张勃、荣新二学者的著作<中国民俗通志-节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让我们对这些日子充满了感情.  相似文献   
80.
大学让我们学到什么?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这里选取了三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三位作者是不同时期中文系的大学生。虽然他们的大学经历并不能涵盖中国所有大学生的不同经历,但从中却可以看出我国不同时期大学教育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