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564篇
劳动科学   83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188篇
人口学   73篇
丛书文集   836篇
理论方法论   243篇
综合类   2464篇
社会学   1411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信用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行为模式影响着现代化的进程。探讨信用道德与青年行为模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也许将会为我们如何在新时期强化社会信用道德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2.
中国自杀率高不高?——我说不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兆雄 《学术论坛》2008,31(2):159-164
中国自杀率:1999年为13.9/10万,世界排名第28位;2006年为7.44/10万,世界排名第57位;城市自杀率下降至5.02/10万(男5.39,女4.61),农村下降至9.26/10万(男9.56,女8.95),开始扭转城乡特别悬殊、男女比较悬殊和青年妇女突出高发的态势.1999年全年自杀18万人,平均每天自杀493人.2006年全年白杀97150人,平均每天自杀266人,占城市死因的0.98%,农村死因的1.79%.在死因方面,城市与农村自杀俱排在全国第9位.2006全国总死亡率城市为530.46/10万.农村为518.0万.  相似文献   
43.
城市青年消费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城市青年一代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都出现急剧变化,文化呈现攀比性、自我性、显示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将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产生,因此,青年消费文化迫切需要重新塑形,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青年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44.
阶段性地离开城市的青年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自愿地上山下乡,成为现代城市青年中的别样生活方式。在社会选择多元化的今天,许多城市青年躲开城市化的“压迫”,来到偏远山区或基层小镇,开始自己独特的青春体验。寻找回归内心的感觉“典型的都市女郎”,在深圳一家报社工作的李湛如此评价自己。去年4月,这个都市女郎从繁华的深圳来到云南国家级贫困县宁蒗当起了小学教师。和许多当代城市青年一样,李湛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两面性,既狂热地喜欢城市丰富的物质,同时也厌恶城市工作的紧张和生活的繁复,所以,她经常去旅游以放松自己,云南是可以让她心灵得…  相似文献   
45.
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光荣历史传统和重要时代使命。高校具有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的独特时空、主体及资源优势,基层社区是高校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师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重要场域。本案例HN大学青年理论社团精准对接基层社区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的创新经验是校地同构的街道“一体两翼多元四联”传播共同体,共辟全域协同传播阵地,共享立体多维传播资源。案例的启示是要提升高校对基层社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力和影响力,树立传播责任意识是前提,建设传播服务团队是根本,完善传播激励机制是关键,提供精准长效传播服务是方向。  相似文献   
46.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离不开青年一代的不懈奋斗,青年的成长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党的引领与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的汲取。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能力和决心,努力在不懈奋斗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人生奋斗的信仰、信念、信心,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毅力、活力,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强大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47.
美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与中国展开全方位竞争,并利用疫情、南海、新疆等问题蓄意挑衅中美关系,在青年学生中引发了高度关注.青年学生对中美问题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看待国家事务的思想特点,其中不乏部分群体存在认识误区或偏差.适时把握其思想变化,是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此,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确舆论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落实对思政课的监督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努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8.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理想信念功能、核心价值导向功能、高尚人格塑造功能、家国情怀涵养功能,能够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激发青年肩负初心使命,强化青年甘于奉献意识。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功能可通过发挥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夯实理论基础;发挥融媒体沉浸式教化作用,增强情感互动;强化各方协同配合作用,凝聚整体合力实现。  相似文献   
49.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青年一代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切实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为时代新人培养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邃内涵,着眼于新时代培养怎样的青年、为谁培养青年、怎样培养青年这一时代问题,从加强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以及加强制度保障等层面,教育引导青年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理想和为人民幸福而永久奋斗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工作思想、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回应新时代青年工作不断发展创新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这一思想强调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本领学识培养、成长成才服务和青年组织深化改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思想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青年组织的优化升级,为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正确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