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8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2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102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701篇 |
理论方法论 | 111篇 |
综合类 | 1229篇 |
社会学 | 53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41.
XIE Rong-e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天门方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iη、η混入in、n。据文献记载,这一语音现象在明代江淮方言中已普遍存在。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深、臻摄与曾、梗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iη、η与in、n混同。 相似文献
942.
赵义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0世纪散曲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集中出现在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散曲文学研究也恰在这两个时期较为繁荣,由此可见,散曲文学研究的进展是以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为重要前提的.要开创散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就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对散曲文献的整理研究,包括对<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和<全清散曲>的补遗,以及对曲家别集和重要散曲选集的整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943.
明清时期,湘鄂赣交界山区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频繁,地方官员为了平息动乱而增派的各种粮饷加剧了人口的逃亡。大量流动人口开发了有限的山区资源,但也加剧了土客民在经济领域的矛盾,导致当地民风渐趋刁悍.甚至影响到山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944.
明清时期的佃仆制是一种具有严格隶属关系的租佃制度,佃仆又被称作地仆、庄仆、庄佃、火佃、佃民、伴挡等。佃仆是一种特殊的身份,与地主之间存在主仆关系,佃仆因种主田、住主屋、葬主山而以契约或宗规家法形式确定与主人的关系。有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这是区别于一般佃户的主要标志。主仆的名分是终身的,而且延及子孙,世代相承。佃仆没有迁徙自由,婚配受到干涉,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但他不是奴隶,可以组建家庭,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佃仆制度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广东等省的某些地区,其中尤以徽州、宁国地区最为盛行。 相似文献
945.
乔新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
文章通过分析山西区域社会在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若干特点,考察宋金之际山西地域角色的转变,并探讨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传统宏大叙事的通史叙述中,宋代是以文化繁荣而著称于世的,金元两朝则由于是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先进的中原社会呈现停滞甚至倒退.但具体考察山西在宋金元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看到,正是在金元两朝,其经济文化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在一向以文化繁荣著称的宋代,山西因其以边防要地而呈现的是浓重的军事色彩. 相似文献
946.
关于<儒林外史>的创作素材,何泽翰、李汉秋、朱一玄等前辈学者已经做了大量考证、编辑工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阅读明清相关史传笔记资料,又发现一批<儒林外史>的创作素材,现将其中部分材料整理出采,供研究者们解读<儒林外史>时参考.这些材料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论者已有考证、引述,但笔者又发现另有出处,予以补说.另一类属于论者所从未引述过者,现一并整理出来,述为一编. 相似文献
947.
此研究以人格特质理论的词汇学假设作为方法学基础,从心理学视角尝试对明清晋商巨贾的人格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由16名晋商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评定产生“明清晋商巨贾人格检测表”,自编了《明清晋商巨贾略传》阅读材料。在要求被试对晋商巨贾人格进行评定后,152份有效数据的因素分析表明:明清晋商巨贾的人格由“诚信义礼”、“聪慧自信”、“稳重坚毅”和“果敢有为”四个因素构成;并且使用305份有效数据对明清晋商巨贾的4因素人格结构进行验证,各项拟合指数均在合理范围。此研究的结果与已有“中国人人格”和“古代中国人人格”的研究成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重叠性。将此结果进一步与徽商人格对比发现二者存在差别,且晋商巨贾人格具有深刻的山西人人格特征印迹,表明了人格特征的文化传承性与区域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及延续性。 相似文献
948.
刘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1):88-92
明清时期,潮州的械斗现象非常突出,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械斗问题的形成是在商品经济日益取代自然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两极分化、吏治腐败和民众生存环境恶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械斗问题反映了传统秩序的崩溃,标志着传统社会的终结。 相似文献
949.
黄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2)
明清时期贵州实施大规模屯田,特殊背景下设置了众多屯堡,使屯堡村寨和当地夷寨族群之间筑起了一道隔离藩篱,客观上却促成屯堡村寨和被屯堡隔离一隅的夷寨族群各自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传承动力,从而留存下一批宝贵的民族村寨文化遗产.这一史实,引发出对当今羌族村寨灾后重建的思考,即主张推行新屯田制.以解决5.12特大地震对国土资源改变而带来的土地产权新问题,又适时地建立起一种相对的文化隔离机制,减少羌民族与外界的频繁互动,让羌文化在修身养息中恢复元气.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