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99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王春南 《领导文萃》2012,(17):90-93
一个王朝的初期,最高统治者都有反贪的决心,有的还用铁腕肃贪。几十年后,原先严厉的反贪法令变得宽大,原先峻厉的反贪措施被弃而不用。于是,官场贪腐得以急遽蔓延。到了王朝的后期,十官九贪,积重难返,纵然皇帝想反贪,只怕也是有此心而无此力了。太祖坚决果断,也有反贪无力之时太祖反贪,没有明太祖那么血腥,但其措施还是很有力的。鉴于前朝法网过密,执法严苛,太祖制定了"折杖法","以递减流、徒、杖、笞之刑"。别的罪犯有望获得太祖宽恩,而  相似文献   
12.
郑旭  崔靖芳 《21世纪》2013,(12):38-42
49.18亩土地,1102名原告,14宗行政诉讼案。 如果不是那场备受关注的“民告官”官司,家滩村——这座位于兰州城北、黄河岸边的普通城中村,或许并不为外界知晓,村民们也本该安静地享受着城镇化带来的繁荣与喧嚣。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团结的发展在经历了隋唐的第二次大整合之后,在辽西夏金元时又进入第二次大冲突时期。  相似文献   
14.
15.
"汉学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之一。最初,以姚鼐与戴震之间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汉学之争"也因此而成为桐城派研究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学术界多从"扬汉抑"角度评论这场争论,或用戴震拒绝姚鼐师从的请求来解释这场争论的发生。"汉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本质与功能之争,它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产物,即"汉学"家放弃了顾炎武所倡导的"通经致用"的"实学"思想,而将经学蜕变为考据训诂之学,并以考据训诂作为汉、学的分界线,从而引发了"汉学之争";其导火线则是戴震在谈到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关系时,以"考核"自诩而视文章为"等而末者",贬抑了义理、文章,从而引起与姚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论聊斋诗     
康熙诗坛,王渔洋一度提倡诗,形成了"诗热",从而发生了"宗唐"与"宗"的激烈论证。在这种背景下,聊斋诗受诗的影响更大,带有诗艺术色彩的"真"是蒲松龄的诗学思想。在诗的影响及诗学思想的指引下,聊斋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表现在写作手法上讲求"以文为诗"、善用典故;情感抒发上注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诠释了对"真"的审美追求;艺术风格立足于诗歌体裁与题材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艺术风貌与王渔洋所提出的"神韵说"截然不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伟然 《中国学术》2000,(3):293-298
选择东汉政区地理这样的课题,处境颇有点像人做诗。钱钟书先生曾在《诗选注》的序中说过:“有唐诗作榜样是人的大幸,也是人的大不幸”。所谓幸,指的是有了一个好榜样,可以省去许多探索之苦;而所谓不幸,则是面临着前人辉煌成就的挑衅,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努力。对于做东汉政区地理,前面那座唐诗似的高峰便是周振鹤先生的《西汉政区地理》。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科举诗赋用韵大体遵守《切韵》"同用独用例",代则出现了专门用于科举的官修韵书,诗赋应试,限韵与定格等以之为权威功令。代韵书编纂与前代韵书的不同正在其功用程度有别,官修韵书也是代科举在制度建设上的重要举措。代先后使用《景德韵略》和《礼部韵略》两部官韵,都对后世韵书的编纂产生了至深且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问题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文心雕龙·隐秀》篇已成残篇,现存最早的《文心雕龙》刻本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本,此篇自“始正而末奇”至“朔风动秋草”的“朔”字共四百字整为阙文,此本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所缺四百字,正合一板。明代诸刻本也沿袭了这种状况。这种情况在明末清初得到了改变,据载,先是明末人钱功甫从阮华山那里得到刻本《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20.
在唐诗学论争中,清格调派领袖沈德潜承七子、云间之余绪,扬唐抑。沈氏宗唐黜诗学观念的形成有多种因由,主要为矫正其时诗坛宗风气之弊。沈德潜在选辑诗歌基础上对唐、诗作出的具体评价体现了理性、客观的精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诗坛逐步融合唐意欲跳出唐诗争之怪圈、重寻新出路的大潮中,沈氏片面宗唐抑,无疑会成为诗坛逆流,阻碍诗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