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8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1926篇
劳动科学   135篇
民族学   701篇
人才学   554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4221篇
理论方法论   717篇
综合类   9061篇
社会学   1411篇
统计学   230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067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168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548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987篇
  2005年   958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972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688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3 毫秒
761.
林白的小说体现了深重的故乡意识,通过与沈从文、萧红的比较,折射出林白故乡意识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62.
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浅谈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宗旨。可见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就是为读者服务。无论是从读者中来 ,还是到读者中去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只有把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好 ,才能搞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相似文献   
763.
以中国99个陆地边境口岸为例,在边境界定、边境县人口统计基础上,分析发现,影响边境民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陆地边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边境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有限,跨国民族(含跨境、跨界民族)的民心相通作用发挥不足,周边国家关系深受大国渗透及干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路径有"五全":一是全覆盖,即中国边境区域全覆盖;二是全小康,即持续推进边境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是全方位,即全方位设计符合边境实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四是全辐射,即将铸牢陆地边境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意识连接起来;五是全过程,即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建设,达到文化润疆的目标。根据边境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程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包括山河恋、家国情、中国心、邻国缘。  相似文献   
764.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符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又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其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党执政主体意识的复归诉求:从单一低位到合目的的统合和复归;从对位到合位的统合和复归;从管统到民主自治的统合和复归。  相似文献   
765.
2007年以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南京长江河道管理处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在服务企业,服务沿江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全员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范围变广,企业满意度提升等方面,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管理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66.
参与民主在西方主流民主(代议制民主)出现诸多弊端亟待疗救的状况下,主张回归本真的民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行使平等政治活动的权利。参与民主理论以人民主权论为基础,提倡公民通过平等自由地参与协会活动、工厂管理、社区建设、讨论对话的过程,从而使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得以提高,实现国家政治决策上的真正民主。它是为消除现代民主中精英式统治、公民政治冷漠、民主意识淡薄等问题,而寻求的改造完善主流民主的方案。参与民主虽有在操作、政治上层实行上的困难等不足,但对公民意识的增强和民主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在我国民主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颇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67.
文学接受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读者理解作品与读者自我理解的统一。一方面,读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应该逃离自我,按照作品和作者的规定扮演相应的角色,使自我意识和经验暂时退居边缘,让作者意识主宰自己的思维,使意识产生分离,与原有的经验和意识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读者意识和经验仍然作为接受的背景发挥潜在的作用,与阅读过程中接受的经验发生交流、碰撞与整合。读者通过反思自我和批判自我,生成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768.
南海九江方位地名景观刻录着九江人的归属意识。它诞生在鱼花专营的霸气和儒林之乡的雅气中,鼎盛于经历了省辖九江市(1926-1928年)和县辖九江市(1928-1936年)的历史荣耀之后。研究九江方位地名与居民归属意识的联系,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以下启示:首先,在地名这种知识秩序中,包含着人们的心理现实;其次,地名与人们的心理现实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再次,地名景观是活的化石,在其生命运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关于地域和居民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769.
胡塞尔的意识分析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认为 ,意识中的时间性体验都是指向现实存在的或延存的东西 ,即感知所具有的内在性与外在性。它是审美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能够使当下不在的东西在自我意识中得以呈现、澄明。由此可知 ,审美对象的价值表现 ,不是由我们的判断 ,而是由我们的直接感受或体验而来。这是我们解读现象学美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70.
中国电影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谭鑫培《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断开始,到192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的萌生期,主要倾向是追求赢利。这一时期论者们认为电影的优点在于逼真,并在电影摄制的实践中学会了一些电影技法。自1930年罗明佑的《故都春梦》上映,至1940年代末,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二时期,政治角力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这一时期成长起一批有成绩的导演与演员,电影的技法被认识得更为清楚,并完成了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在国难深重的形势下,左翼力量在电影界相当活跃。从1950年代到1976年,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三时期,与话剧拉开距离的电影理论,在民族化浪潮中又向中国戏曲靠拢。而在政治的强势作用下,1930年代文艺,从1950年代初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到最终被批为黑线。1976年至世纪末是中国电影史的第四个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小阶段:从1976年到1983年,电影中的虚假现象遭到观众普遍的批评,求艺术手段之新、淡化戏剧性与对民族历程的反思这三点,成为这一阶段电影发展的新的动向。从1984年到1987年,是探索片强劲崛起并迅速退潮的阶段;从1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