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8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1926篇
劳动科学   135篇
民族学   701篇
人才学   554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4221篇
理论方法论   717篇
综合类   9061篇
社会学   1411篇
统计学   230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067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168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548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987篇
  2005年   958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972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688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01.
在中国哲学的当代研究中,知识论课题是一个较少被触碰的领域,关键原因在于传统中国哲学的知识论问题特征并不明显,同时也是因为知识论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有歧义。本文从厘清西方哲学知识论的特质和类别入手,立足于哲学基本问题意识思考中国哲学知识论的阐释方式,重点不在深入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理论并对之提出意见,而是企图针对中国哲学的知识论课题作出问题意识的定位,说明中国哲学的知识论问题与西方哲学的知识论问题的关系是问题意识相似而具体特质不同,其本身的特色和重点是实践的人生哲学,应以此特质建构出属于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系统。  相似文献   
80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最基础、最普遍、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日常交往认知。按照认知的客观属性,可以把认知分为概念、管理和自觉三个阶段以及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伦理价值。日常交往的认知活动就是从极为平凡、极为普通的事情中引申出来极为有用、极为深刻的东西。概念认知活动的理解和感知、管理认知活动中的命令和服从、自觉认知活动中的愿意和主动都表现了日常交往认知的主体物和附着物、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依存和冲突三对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处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交往认知的社会关系共同点才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对这些关系的处理离不开认知中的四个要素的运用,也离不开认知反映机制的运用。  相似文献   
80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魂。西藏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西藏高校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内容空洞单一、缺乏有效教育载体等短板。解决的路径为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努力搭建互联网载体平台,书写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璀璨篇章。  相似文献   
804.
张姗 《民族学刊》2021,12(8):9-18, 121
作为中国最大的印支难民安置点,广西侨港镇成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侨港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当地归侨群体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深化提升,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形成并得以巩固铸牢。侨港镇的事实经验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个案参考,也为其他归侨安置地区相关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了借鉴启发。  相似文献   
805.
石琳 《民族学刊》2021,12(8):46-53, 125
坚定不移地在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其推广力度、普及程度和规范水平,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本文由语言的工具和文化功能、经济和社会价值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语言环境所具备的重大意义,分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现状,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深化的策略,后扶贫攻坚时期应将语言扶贫事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的“精准推普”工作,充分释放推普典型和示范基地的引领力,积极动员各级力量以助力推普攻坚行动,从而实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806.
石辰芳 《民族学刊》2021,12(8):54-61, 126
知行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多民族谚语是知行观的重要载体,其中凝结了各民族对知与行以及二者关系的丰富思考。从各民族的谚语中审视知行观可以发现,各族人民在知行体验和知行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知行体验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知行合一”“行重于知”的认同;知行理念的一致性则着重强调在“知”和“行”的过程中所具备的道德理念的认同,其中最为显著的内容是勤劳和勇敢的精神,这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同时,多民族谚语中知行观认同的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诸多启迪,多民族谚语中的知行观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有机组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无形纽带,剖析多民族谚语中知行观认同是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路径。  相似文献   
807.
何元凯  周超  郝国强 《民族学刊》2021,12(12):16-22, 125
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并构建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叙事。米粉是广西饮食民俗的重要代表,首府南宁汇集了广西各地的米粉名吃,形成了以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米粉文化叙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秦始皇征岭南、修灵渠而形成的“米粉秦朝论”塑造了南宁米粉文化溯源叙事链的时空基因;各民族交往融合构成南宁米粉典故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酸、辣、鲜、香为一体的“和合四味”反映南宁米粉制作技艺的“和合”思想,体现广西各民族的多重多向互动。研究广西米粉文化叙事,不仅可以丰富广西米粉文化内涵,同时也能推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08.
王芹  唐元松  钟耀广 《民族学刊》2022,13(7):16-23, 139
在简要阐述新时代公共传播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传播所面临的若干现实问题,进而从目标导向机制、传播策略与路径、传受者间互动性评估机制、效果与价值评价反馈机制等四 个方面研究了公共传播机制构建。其中,公共传播策略与路径包括传播定位重构、传播多元主体及传播渠道的优化整合、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传播的思维、手段与话语应势而变、传播技术路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09.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认同意识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同"与"认异"相对。简单地理解,"认同"就是某一个体或群体将自己从心里上、精神上、行为上归属于某一特定客体。人有多重身份,群体也是如此,因此会导致多元认同,诸如家族的、地域性的、民族的和国家的等等。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这些认同的各自轻重分量也会发生变化。关注少数民族认同意识的变迁,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公民意识"、"国家认同",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10.
在20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50年代以后,族群意识、族群认同、族群冲突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变迁成为学术界的焦点,一方面,族群(民族)问题成为当代国家政治和社会的最为棘手的难题,另一方面,不同的族群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冲突加剧.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难题,乃至于成为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族群意识町以建立一个国家,也可以撕裂一个国家.美国学者哈罗德·伊罗生的<群氓之族>对族群问题察幽探微,更令人惊异的是伊罗生30年前预言的族群冲突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一一爆发,预言成为确凿无疑的事实,至于未来的趋势如何发展,则足以引发世人深沉的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