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十八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文章以竞争性选拔考试中政治契约为逻辑起点,从根本上分析了竞争性选拔考试信用的政治渊源,从制度契约、心理契约、社会契约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竞争性选拔考试信用的社会效力和政治功能,从契约的角度探索提高竞争性选拔考试信用效力的途径.文章旨在为竞争性选拔考试信用的生成、发展和巩固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为竞争性选拔考试信用的良性循环的形成做出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92.
近代以来,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可以在政策问题建构权的转移过程中加以认识,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中,政策问题建构权掌握在立法部门。立法部门从事政策问题建构和制定政策,行政部门只负责政策执行。19世纪的党争破坏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框架,以至于在民主政体的重建中发展出政治—行政二分原则,使行政被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来加以建构,并规定政治部门是决策部门,掌握政策问题建构权,而行政部门则是执行部门。随着行政部门的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出现了政策问题建构权向行政部门转移的趋势,并形成了行政国家。其中,新政时期是行政部门攫取政策问题建构权最为关键的阶段,自此,行政部门独大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伴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生,出现了民主政治的衰落和宪政体制的解体。  相似文献   
93.
在美国的多元政治体制下,其联邦官僚系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与之同时,又接受着来自国会、总统和社会利益集团等多种政治主体的影响和控制,形成一仆二主乃至一仆多主的现象。基于美国的民主原则,美国联邦官僚系统必须回应来自政治系统的意愿和利益要求,接受其监督,同时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及其他职业性资源,又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呈现出美国政治中特有的政治行政关系结构和特征。  相似文献   
94.
经济学视域下的官僚制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岚 《江淮论坛》2009,(1):59-62
从经济学的途径剖析官僚制可以进一步透视官僚组织的运行机理。官僚组织的创设、发展、控制、僵化、变革和消亡在经济学的视域下有着合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运行逻辑,官僚的动机、目标、行为、信息沟通也遵循着追求最大化收益的经济理l生。官僚制研究的经济学途径启示了对官僚制的认识需进一步改进行为假设和注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5.
街头官僚理论是近些年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一个前沿领域。处于公共政策执行末梢环节的广大街头官僚生存于公共政策执行资源稀缺和公共服务弹性需求的夹缝之中,出现绩效目标异化,表现出典型的行动逻辑——激励不足、规则依赖、投机行为和一线弃权,在公共利益权威分配的过程中产生执行偏差。矫正街头官僚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路径包括3个方面:(1)政策执行机构(街头官僚机构)的内部改革;(2)政策执行直接主体(街头官僚)的自我优化;(3)政策执行间接主体(目标团体)的问责监督。  相似文献   
96.
在行政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官僚制理论、政策执行理论、专业化途径、政治与行政互动理论等在解释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及其相对应的责任时存在相当的限度。本文运用领导理论分析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及其责任,构建了一个街头领导模型,认为: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过程型自由裁量和结果型自由裁量;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
御史是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制度的主体,也是中央集权兴衰的一个缩影。一个绕有兴趣的现象是,唐代御史在官僚制与社会舆论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在官僚制中,御史始终处于“清官”和清望官”序列,而且后期御史大夫与中丞的官阶较之前期还有所提高。但是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看,前期称之为“法官”的御史,后期则被称为“法吏”;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而后期出使在外的御史却常常受到来自各方的漫骂乃至殴打。文献中关于御史的这两种不同的记载并无抵牾之处。一方面反映出唐代中央力图从官僚制上提高御史的地位,强化中央集权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无力改变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轻法学,贱法吏”现状。在这种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唐后期的御史构成、秉公执法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明显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
突破理性官僚制伦理困境的基本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制化的行政管理是民主政治的委托授权式的他治的现代范式,但西方理性官僚制构造了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伦理悖论,在公共权力运行中导致他治与自治的矛盾是公共行政的现代性困境。西方以否定他治为指向的解构理性官僚制的运动并不能为中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制作范式。在人类还没有能力实现自治的境况下,否定合理的他治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但面对理性官僚制发展不足的问题,应在反思理性与建构理性相统合的视阈中避免西方所遭遇的现代性悖论,需要以公共生活的智慧限制他治对主权的僭越以及克服官僚制本身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伦理困境,这一智慧在制度伦理视界体现制度与人格双重向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99.
进步时代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的首次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这次转型肇始于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资本从分散到集中,从自由到垄断的过程中,公司垄断霸权通过政党分肥制将触角延伸至政治领域,形成政府俘获的局面,出现了转型期国家治理危机。政府为了摆脱此种不利局面,在文官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由此开启了美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序幕,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国家治理结构,促进了国家自主性和国家能力的提升,并为此后的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作了制度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0.
韦伯理性官僚制范畴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官僚制原理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被认为正被一种以管理为取向的新典范所取代 ,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分析也日益受到批评和怀疑。批评者从官僚制组织低效率和功能失调的现实出发 ,指责韦伯官僚制理论违反经验事实。文章认为 ,批评者以“效率”替代了韦伯理性官僚制理论中“理性”这一中心概念 ,需要新审视这些批评及其结论。韦伯理性官僚制概念的意义不在于提供对现象的细节描述 ,而在于其作为分析工具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