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36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948篇
理论方法论   116篇
综合类   1444篇
社会学   259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戴维·洛奇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与西方历史和文学中的小丑具有某种内在的相似性,校园知识分子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小丑。在英国,知识分子无论在现实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成为小丑和被嘲讽的对象,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英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关,也和当代英国的社会现实、学界现状,特别是学界的知识分子批评相关。  相似文献   
42.
田淑晶 《社科纵横》2012,(11):84-87
人类通过文化创造不断解放自身,创造理想的世界;反过来,文化给人和人的生存提供了规训和框定。这种规训和框定,就人类整体而言,代表积极的力量。但具体到个体,当其现实生存与文化的框定存在距离的时候,文化的框定便有可能使人陷入矛盾、焦虑,甚至导致生存的危机。《天津俗人》对此有深刻的挖掘和展示。如何弥合指向抽象、整体的人的文化规训与具体的人现实人生之间的裂隙,是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的人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已沉寂两年的茂名官场窝案,爆发于2009年。是年起,包括原茂名常务副市长、两任市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在内的官员陆续落马,窝案共涉及广东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波及党政部门105个,市辖六个县(区)的主要领导全部涉案。直到2012年,时任广东统战部长、原茂名市委书记周镇宏被调查,茂名官场才恢复平静。  相似文献   
44.
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无党派人士作出了明确界定:“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着一批无党派代表性人物,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的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无党派人士队伍出现诸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45.
正岁末年初,王金双送来新作《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以下简称《塑造》)。全书洋洋洒洒计30万字,由南开大学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李新宇教授指导、审校、修改并亲自作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加工而成的,是他南开大学五载寒窗苦读的结晶,更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十七年文学"研究中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46.
官本位,既是一种以官位高低作为评判人的价值尺度或以追求官位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心理意识,又是一种政治文化,包含了官场生态的种种弊端,亦可称之为"官场病"。从分封到士大夫社会的变迁,尤其是小农社会与士大夫社会的合流,是中国官本位意识形成的社会原因;从世爵制历经乡举里选制、九品中正制直至科举制的变迁,官本位意识得以最终确立;而儒家真精神趋于异化乃至沦丧,则更是官本位意识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47.
金怡 《成才与就业》2014,(20):35-37
正一路走来,光阴似箭,在教师之路上,不觉中我已走过了二十多年。得益于初中班主任的启蒙、社会大背景的变化、学生的求知若渴,以及工作中的不断学习,我个人得以不断进步。这些给我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充实了我的教师梦。萌发教师梦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园林工程师,妈妈是位中医。爸爸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工作,一直到我高中时才调回上海,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妈妈是  相似文献   
48.
49.
卢新宁 《中华魂》2012,(24):31-32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就知识分子如何保持信仰坚守和理想追求进行了阐述,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相似文献   
50.
虹苗儿  雪杉 《新天地》2016,(3):22-23
是我维系了无爱的家 1987年我出生在长春市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导演,妈妈是大学美术教师,省内知名画家.从我懂事那天起,我整天面对的就是爸爸严厉的面孔、妈妈忧郁的脸.爸妈虽然同居一室,但他们更像是一对陌生人,他们很少说话,每天都各忙各的,我上初中时,我们这个家更是名存实亡了.尽管如此,爸爸在家里仍然坚守着他的霸气,吃饭时,仍然坐在饭桌前等着妈妈给他盛饭,饭后,仍然等着妈妈用南泥小壶给他泡茶,有时妈妈在楼下同邻居们聊天儿,爸爸就会毫无顾忌地打开楼窗大喊:“陈秀君,回来看书!”喊过,哐地一声关上窗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