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36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948篇
理论方法论   116篇
综合类   1444篇
社会学   259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葛兰西认为,社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内容是文化霸权争夺.文化霸权争夺的主战场是市民社会,因此,社会革命的关键是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打一场以意识形态争夺为主要内容的"阵地战".知识分子是文化霸权的历史主体,文学对人民群众有巨大影响,所以在文化霸权争夺时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92.
徐芙蓉 《理论界》2009,(1):46-47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些深刻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其中包括大量的党外知识分子.正视这一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认真分析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特征及其政治诉求,是我们切实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3.
在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当中,<红岩>是社会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并以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情节,书写了知识分子革命者的钢铁意志和精神炼狱,进而成为了广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政治"教科书",由此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94.
"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一方面从知识生产-话语竞争的自由空间汲取了诸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学术独立和批判精神等现代知识分子言说和身体建构的资源,但另一个方面则直接继承了传统"士"的教化者身份资源,借道德思想文化的正当性召唤来寻求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根本解决".这样,他们把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和批判精神等理解为一种道德精神,而不是把它们理解为现代知识生产一话语竞争的自由空间的社会制度安排,他们对"根本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启蒙"设定,也就主要不是勇敢使用理性的知识论启蒙,而是教化式的道德启蒙,将"致良知"凌驾于理性知识之上.危及中国现代"启蒙"的并非"救亡",而是其内在的"教化"理路.20世纪中国文化言说者的身份与西方文化言说者的身份之问的差异,实际上是"牧师话语"与"立法者话语"之间的差异,他们之间的话语竞争主要是"牧师话语"与"立法者话语"之间的竞争.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的自身言说长久地笼罩于西方"话语霸权"的辖制之中.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思想界最令人注目的表征之一是所谓的新保守主义的异军突起.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来反观这一极具文化症候的现象,则不难发现这不再是那个古老的"古今中西"问题的重现,它关涉到中国知识分子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反思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与现实,如何想象中国的未来,如何重新面对中国的现代性,如何检讨自己的价值、立场,如何超越自身的局限性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6.
阻击死神,女硕士新婚蜜月捐赠骨髓1978年8月,厉莉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002年初,在北京一家跨国企业工作的厉莉无意间发现单位附近有一个红十字流动献血站,这让她想起了因白血病被夺去生命的  相似文献   
97.
《老梁故事汇》是时下热播的脱口秀节目,从气质类型上看,它可以算作当代电视文化生态中某种经典的“遗形物”.这类脱口秀节目既是传统评书艺术的延续和传承,又是在传统的电视评书基础上的创新求变,自然是那些既依靠传统媒体又能成功转向新媒体的类型化节目的典范.而电视知识分子“老梁”和社会教育中“师者”两相结合的个人形象,是传统文人意趣向现代人文意识自觉转型和进阶的明证.同时,他对颓败落后的观念意识进行积极拆解和自主检讨批判,赢得了观众的广泛称赞和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8.
李庆霞  顾博 《北方论丛》2012,(5):108-112
知识分子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就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霍克海默分析了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马尔库塞探索了新阶层知识分子的出现及其意义;哈贝马斯则指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担当.  相似文献   
99.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个案,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双重文化使命的发轫动因。依托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构成了他们思想转变的起点;实践观引发变革,使五四知识分子中分化出一批信奉科学民主、秉持公正评判、注重实践激励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天然拥有富饶而强大的文化基因,必然担当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00.
李明军 《齐鲁学刊》2012,(2):141-1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在精神领域,大众文艺的发展不断地消解社会的精英文化情结,这导致了知识分子话语的失落和知识分子角色的边缘化,甚至使知识精英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多余人"。1990年代以来大众文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都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面目出现,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趣味、思想趣味日趋向大众看齐,曾经以"化大众"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精英成为生活中的孤独者或沉沦者。世纪转型期大众文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已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他们精神上营养不良,人格萎缩困顿,趣味世俗粗劣,已然丧失了对个人、人类和世界的存在意义的把握,知识精英群体集体陷入沉默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现实境遇中知识分子角色的尴尬处境。这种状况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