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我国古代的官府籴粮制度起源甚早 ,春秋战国时期籴粜手段的运用及平籴法的提出 ,为这一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代以常平仓的创设为标志 ,官府籴粮在制度化的确立过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北魏和籴供军作用至显 ,成为官府籴粮制度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 ;入唐 ,官府籴粮渐成常平署和户部度支两大运营系统 ,制度本身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2.
本文尝试从戏曲与礼乐文化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清代地方官府演剧的戏曲史意义.文章认为,清代地方官府的戏曲活动主要有祭祀演剧、万寿庆典演剧及署宅堂会演剧三种类型;这些戏曲活动虽然功能、特点各异,但从礼乐视角看实际上都是一种配合地方诸礼而演的乐;而各地官方仪式用乐的戏曲化,既是清代礼乐与戏曲交互发展演变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对清代戏曲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再识孔子     
正在历史演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传统教育总是在被批判着,但过多的批判之后,我们还应再审端倪,留住历史精华。事实上,后人在过多过激烈的批判中常常漠视了那些历史陈迹的精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公认的世界最早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从小受西周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向往西周教育和文化,自小立志当官,最终冲破"学在官府"的桎梏,投身兴办私学。他指出"学而优则仕",并提出"仁"和"礼"作为做人和从政的标准。时至今日,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教师能与孔子相比肩。他开了私学教育的先河,孔子以"有教无类"为标准,打破官方不收民间学生的规定,广收学生三千  相似文献   
54.
余边城 《经营管理者》2013,(27):348-348
随着历史的发展,记录文字的各种文献数量与日俱增。社会管理、国家政治、科学和教育的研究,均须以大量的文献来做参考。惟其如此,典籍的保存就作为一项专门的学问应运而生,且日趋成熟。古代典籍的保存,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官府藏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要探究官府典籍收藏的发展脉络,就不能不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几个大的阶段入手,对历史名人与典籍收藏的关系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55.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社会的动荡却并没有阻碍文献学及图书馆学的发展。相反文史学的昌明、玄学的抬头和寺观文化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其发展。在魏晋之前,文献学尚处于朦胧状态,图书馆学思想也未曾成熟。官府藏书处在文史不分的状态,官府图书馆机制还未形成。但随着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成立和独立,官府藏书逐渐从政治文化中剥离出来,成为专门机构,由专门人才进行管理,官府藏书的自觉性开始出现,藏书机制日益健全。  相似文献   
56.
福建的众多家族书院,历史悠久,地点也不一,但表现出四个共同之处:其一,创办主体均为士人,他们创建书院不仅是为教书育人,更是为传播和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其二,各地书院是多代家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三,书院按期举行的祠祀逐渐成为彰显家族精神的仪式;其四,官府以多种方式对民营书院适时地介入,推动了书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在清代台湾番汉关系处理中,官府、通事和游民发挥了不同的角色作用.官府因违反社会发展规律,推行阻碍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政策,导致其对番汉关系的调控始终处于被动,收效甚微.半官方身份的通事一方面居中牵线搭桥,促进番汉并耕共处,另一方面,少数通事行为不轨,横征暴敛,引发番汉冲突,是具有双重作用的媒介者.散处民间的游民虽是弱势群体,身陷苦难之中,但却成为制造番汉冲突的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58.
清末地方社团的政治参与及官府的应对--以福州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清最后十几年里,民间力量空前增长,其中以社团数量的增多最为瞩目,他们怀抱不同目的,积极参与政治,在地方上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社会势力,而官府面对如此众多的社团参政,显得惊慌失措,消极被动。现有的政治制度无力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而改革的迟滞性又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最后只能在不同社会力量的拉扯之下趋于瓦解。  相似文献   
59.
南宋官府校勘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南宋官府校勘,迄今尚少有人论及。作者首次勾勒出南宋朝廷对经史子集四部书进行的12次校勘之概况。南宋在校勘总次数、规模、所校书籍之历史地位等六个方面都与北宋相差甚远、作者探讨了这种差距的成因,并对官方校勘与私家校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研。  相似文献   
60.
投诉公车,必须接纳两汉以公车署为中央信访接转机构的制度沿袭到魏晋南北朝,惟隶属关系常有变化,如三国魏时,公车归皇宫警卫司令(卫尉)领导,东晋和南朝宋、梁的公车,归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门下省领导,北齐则将公车署划归卫尉等领导。总体上看,该机构一直是君主于行政、司法乃至监察系统以外直接了解社情民意的管道。如北魏文成帝在太安元年(455年)发过一个诏书,道是特派尚书穆伏真等三十人巡行州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