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8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8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44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345篇 |
社会学 | 47篇 |
统计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姚琳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43
在我国航空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由于对一次性违法行为的法定处罚额度偏低,又缺乏针对具有连续性的违法行为的特殊处罚制度,导致处罚力度不足以制止违法行为,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为改变这一执法困境,有必要在立法层面寻求突破,建立连续同类违法行为累加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133.
犯罪事实包括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对于定罪事实的判断只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构成进行认定即可,而量刑事实除了法定的量刑事实外,都在随着刑罚观念和刑事政策的变化而增减,因而需要法官根据具体案情去“发现”和归纳,并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事实材料。实践中,经常存在一些貌似量刑事实的事实材料被错误地提取为量刑事实,导致间接处罚现象的发生。只有做到正确地提取量刑事并舍去似是而非的事实材料,才能有效杜绝间接处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4.
姚兵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1-75
"组织未成年人犯罪"在事实层面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需要和刑事政策的一贯立场来看,有必要对组织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成年人予以重点打击。但是,现行刑法规定却难以合理、有效地处理这一情形。因此,建议在立法上增设"组织未成年人犯罪应从重处罚"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5.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属犯了错误,作为领导肯定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否则,只会让下属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既不利于下属的成长和成才,也不利于组织的和谐发展。然而,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只善于奖励下属而拙于惩罚下属,还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充分意识到恰当的惩罚比奖励更能激励下属。惩罚下属也要讲求智慧和艺术,一旦处罚不当,不但起不到对下属的规范作用,反而会招致下属的忌恨。笔者认为,要使惩罚下属真正取得实效,领导干部应 相似文献
136.
谭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178-182
量刑程序改革一直是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重要内容。无论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审判实践中,量刑程序改革都备受瞩目。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试点中,我国量刑程序独立改革依然没有收到显著效果。由于缺乏配套的诉讼规则,我国量刑程序独立改革不能简单地沿袭英美法系的做法,而应寻找适合本土实际的改革措施。具体来说,应当在保持现有审判模式的前提下辅以其他有效措施,规范法官的量刑活动,切实改变控辩双方地位不对等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7.
秦蜻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105-109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并非本罪构成要件中的目的或结果,而是本罪的行为方式。本罪行为过程分为帮助方获取信息或者双方共谋—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犯罪分子"积极配合—犯罪分子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有成立犯罪未遂、中止的可能性,行为的自然属性具有过程性、时间持续性;本罪行为的社会属性系侵犯了特定的刑事诉讼活动,其社会危害性不同于举动犯、危险犯。因此本罪系行为犯中的过程犯,其既遂点是获得帮助的犯罪分子积极配合并着手采取妨害司法机关刑事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138.
家庭暴力,尤其是其中的犯罪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学界、立法界、司法界对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在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家庭暴力应加大犯罪化进程;二是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处罚应与其它暴力犯罪一视同仁。论文从法律社会学、犯罪学、刑法学、伦理学、法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论证了当前我国的家庭暴力的犯罪化不宜过于宽泛,同时由于某些既定的家庭暴力犯罪重于其他暴力犯罪,故应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139.
肖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71-76
香港民事司法救济法是介于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之间的“混合法”,它是英美实体法和程序法尚不发达或尚未分化的产物。其特点是:司法救济先于权利,申请司法救济权与司法权的实体合成与程序合成性。它有对人诉讼之救济与对物诉讼之救济、替代性救济与具体救济、中间救济与终局救济等类型,包括预防性救济和处罚性救济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0.
蒋铃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6-102
《刑法》第306条将主要为律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实施妨碍作证的行为独立规定为犯罪,并在其罪状上规定了更为严苛的行为要素和法定刑升格情节。这一立法存在正当性、必要性、合理性、操作性与实效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底线之下,我国司法可以通过刑事政策宽宥、实质解释限缩、严格刑事证明等思路,对其予以救济进而限制第306条处罚范围,但以上方法皆非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第306条的终端解决路径在于立法重构,只有将306条和307条进行整合,并规定作为法律职业人的辩护律师,基于身份的违法和责任加重而应从重处罚,才能最终实现律师妨碍作证犯罪合理处罚的理性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