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9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管理学   594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331篇
人才学   27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4332篇
理论方法论   692篇
综合类   9449篇
社会学   925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866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1033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089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1062篇
  2003年   824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现代舞自身的多变性、个性、原创性特征,与大学生开放活跃的心智、健全的体能、强烈的好奇心等身心特征有相通之处;现代舞的训练机制注重自我创造的内涵,能启发大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创建意识,催进创造性的培育;现代舞的多变独创魅力还可以在审美观念上引导大学生突破传统审美观念束缚、树立宽容豁达的理性精神,以个性化的参与去引发创造.所有这些,均与素质教育的创造目标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42.
从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06年某高校的几起学生自杀事件,可以看出时代和社会呼唤大学生具有健康、健全、高尚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从入校两个月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出发,分析他们人际交往的人格因素。发现人缘儿、一般儿、嫌弃儿,在兴奋性、世故性两个基本人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创造力、适应性两个次级人格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要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可注重兴奋性、世故性及创造力、适应性等人格因子的培养。  相似文献   
43.
我国公司法修订后明确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但是对于一人公司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却在制度层面预防不足。由于一人公司存在股东易于滥用公司人格、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困难、公司形态易于滥用、公司治理结构弊端更为突出这些固有缺陷,导致了对其进行严格规制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律制度对一人公司进行了严格的监管,我国应在对其进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强化外部监管、确保人格独立等手段,来完善对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4.
蓬桑 《老年人》2004,(10):18-19
欧 阳 山 尊 是 北 京 人 民 艺 术 剧 院 的 著名导演,今年已经 90高龄了。他出身艺 术世家,父亲欧阳予 倩 是 我 国 话 剧 的 奠 欧 基人,也是著名的表 阳 演艺术家。受父亲的 山 尊 影响,欧阳山尊从小 和 夫 就喜爱戏剧,追求艺 人 徐 术上的创新和辉煌 静 “九·一八”事变后 媛 他 参 加 了 左 翼 演 戏 运动。抗战开 始后 加 入 上 海 救 亡 演 剧 一 队 , 翌 年 到 达 延 安,历任抗日军政大 学 总 校 文 工 团 副 团 长、战斗剧社 社长 1942年,他出席 延安 文艺座谈会,有幸聆听毛主席的亲切教诲,更加坚定…  相似文献   
45.
关于诗人屈原之死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本文认为 ,古人对屈原死亡的关注方式于考察诗人自杀事件的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力图回到作者文本本身 ,以现象学本质直观的研究视野对屈原自杀事件作一全新的审视 :通过分析屈原诗歌文本中作者潜在的体验模式 ,认为屈原自杀的终极根源在于其深刻的追问精神与存在根据缺失的无法超越之间的深刻张力  相似文献   
46.
卢梭美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审美追求的论述中。卢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关于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的区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比较以及对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美育最高理想的思考,对于批判当下泛审美化的现实和启示陷入困境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是时代发展及社会的需要,主体缺乏道德人格培育的主动性,学校缺乏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体系,社会缺乏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职业道德人格培养发展平台是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人格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进行科学的配套改革,努力净化职业环境,优化行业伦理,尽量避免社会的负面影响,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道德环境、制度环境和人际环境,使学生在复杂的职业生活中塑造健康的职业人格。  相似文献   
48.
文章主要从唐代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唐代服装的形制、面料的色彩、服装的质料等角度阐述唐代服装性感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49.
由于受高校道德调控体系不健全、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不足以及市场体制不成熟 ,缺乏公正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高校师德建设往往停留在口号或决定上 ,而缺乏实际措施 ,造成高校师德建设缺失。为此 ,必须培育高校教师的教育伦理精神 ,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养成教育 ,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人格 ,并建立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以确保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50.
中国古典美学的见解中一直强调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元代曲家于困境和焦虑中,用以天真率意为旨归,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我大元乐府"去体察和表现美。曲家所感受的焦虑、怨愤、痛苦、欢乐和内心所必须担当的使命,使他们不断地以创作去呼唤人生价值的意义,通过赋曲运思,通过审美之径,去感悟人生生命意蕴之所在,并在唤醒自己之时也在唤醒着他人,而走向"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