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9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554篇
劳动科学   42篇
民族学   351篇
人才学   26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478篇
理论方法论   576篇
综合类   7704篇
社会学   906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752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995篇
  2009年   952篇
  2008年   1069篇
  2007年   882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有人从远处走来,最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对,就是覆盖这个人身体90%的那身服装的色彩。色彩本身是有语言的。你选择穿什么颜色的服装,其实不仅仅为了好看,更多的是有意识地向他人传达着你的一份情感、一份思想、一份心情。特别是在求职面试时,若服装色彩表错了"情",就很可能错失良机。因此,选购职业装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服装的色彩。  相似文献   
32.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审美方式之一,不仅代表着华夏民族的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从技法和意识上传达的乃是对宇宙自然的无止境感悟与“天人合一”式的永恒探索精神。山水画空间并不是一个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精神体验的空间,亦即通过画境的可行、可望、可居和可游的心理模拟探寻。这种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赋予山水画家运动、开放、多维和无限性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33.
《聊斋志异》一书快意恩仇。蒲松龄借因果报应之说而转换了其实际内容,其因果报应篇章的审美情感和特征主要表现为:报应内容的社会化和道德化,行为主体的动机化和情感化,小说叙述的艺术化和个性化。其主调是与《聊斋》文奇义正、寄托遥深的整体精神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34.
蒋元平 《科学咨询》2008,(18):92-92
美术课在中学是一门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获得审美经验、传承美术文化、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又有助于丰富美术课的内涵,加强美术课堂的直观性、启发性,艺术性,使学生对于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欣赏相关美术作品,对学生动手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合理一应用美术欣赏,带动学生愉快而有兴趣的学习美术.  相似文献   
35.
文章论述了审美与创新的联系和审美教育对创新心理、创新思维的作用,最后,提出审美实践活动本身就寓意着创新。  相似文献   
36.
从审美教育的本质入手,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依托个人在亲身工作体验中的感受,阐述了舞蹈教育中所体现的审美教育以及怎样在舞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几方面的问题,说明了舞蹈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所占有的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7.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园林内含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 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气象-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  相似文献   
38.
辛晓玲 《社科纵横》2006,21(9):120-121
本文从散文的品质、散文的平民意识和散文的意境三方面论述了20世纪中国散文的审美发展。  相似文献   
39.
康德认为“审美”既不涉及概念,也不涉及任何法规,而是主观的行为。“审美”不涉利害,“美感”和“一般快感”以及“完善”不同之处,在于“美感”绝不涉及主体的欲望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康德进而提出“审美”不经概念而具普遍性,“美”是在人类具有“共同感受力”的基础上“普遍可传达”的一种感受。同时,“审美”应该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并具有不依赖概念的必然性。康德还通过对“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定义和比较,进一步开展对“理想美”的探求。  相似文献   
40.
闫召峰 《职业时空》2008,4(1):25-25
中国是诗的国度,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凝练概括的意象,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强烈的感情,优雅深邃的意境,对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