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8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189篇
管理学   2113篇
劳动科学   119篇
民族学   452篇
人才学   689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5479篇
理论方法论   1107篇
综合类   14018篇
社会学   2748篇
统计学   13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806篇
  2014年   1550篇
  2013年   1452篇
  2012年   1684篇
  2011年   1899篇
  2010年   1958篇
  2009年   1931篇
  2008年   2244篇
  2007年   1744篇
  2006年   1559篇
  2005年   1386篇
  2004年   1273篇
  2003年   1075篇
  2002年   943篇
  2001年   837篇
  2000年   706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学生这个大群体中,存在着一小部分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与普通大学生有所不同,这就是有心理问题的特殊大学生.很多高等学校不仅重视大学生的文化教育更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瓦尔登湖》(Walden)是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经典文学作品,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中国译者徐迟首先将其译入国内,译名为《瓦尔登湖》。此后不断出现译者和译本,《瓦尔登湖》一度重译,频繁出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重译《瓦尔登湖》的热潮,这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翻译界对《瓦尔登湖》汉译本的关注。通过将徐迟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新视角切入,对《瓦尔登湖》译文之美进行解构,分析其中作为变量的美学因子,以期为研究《瓦尔登湖》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描写萧红儿时跟随祖父学习《千家诗》的视角切入,探索萧红的诗歌与古典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萧红的诗歌创作带入新诗时代语境,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挖掘其诗歌的叠词美、意象美、色彩美、图式美等美学特色。从其诗歌中个人情感的弱势抒写、现实关怀的相对不足、高远境界的升华不足等方面,分析其诗歌存在的缺陷,考察其创作由诗歌转向小说、散文的内外之因,以及这一创作转向后她所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全面把握萧红创作的美学特色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现在很多女性都或多或少有些“公主病”.不过,如果都像近期流传的某视频中的主人公一样病入膏肓,可要及时医治了.这段视频中,女主人公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如公主般刁蛮任性,工作中也对同事呼来唤去.有人说,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表现. “公主病”者为数不少 “公主病”者指过分自我感觉良好,并且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多数是未婚年轻女性,从小受家人呵护、伺候,依赖性强,行为骄纵,有问题常归外因,缺乏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庞丽 《领导科学》2020,(5):13-16
挂职干部容易因为"交差""度假""镀金""过客"等不良心理而人在心不在。立足行为视角分析不难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多数挂职干部角色融入受阻、重新开头迟缓、短期目标缺失、责任压力不足。"5分钟思维"所强调的最初"5分钟"的专注与投入对改变这种状况有所启示。具体而言,想要改变挂职不"挂心"的状态,则应以"短"定位、以"责"定性、以"效"定心、以"欲"定向。  相似文献   
18.
陆飞 《生存》2020,(8):0072-0072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9.
柯俊亦 《生存》2020,(15):0216-0216
在新形势下,随着学生的生理发育,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得学生的思维开始改变,特别是在近期受疫情影响而上网课的学生,他们当中会有部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应该把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当作首要的教育任务,竭尽所能地充当好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当好“心理医生”,搭建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