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19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管理学   7192篇
劳动科学   591篇
民族学   589篇
人才学   2321篇
人口学   216篇
丛书文集   726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988篇
综合类   19938篇
社会学   5724篇
统计学   835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679篇
  2022年   731篇
  2021年   1000篇
  2020年   925篇
  2019年   989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937篇
  2015年   1457篇
  2014年   3184篇
  2013年   2687篇
  2012年   3039篇
  2011年   3579篇
  2010年   3312篇
  2009年   3549篇
  2008年   3889篇
  2007年   2585篇
  2006年   2437篇
  2005年   2403篇
  2004年   1802篇
  2003年   1581篇
  2002年   1313篇
  2001年   1148篇
  2000年   883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伴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承接着具有两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些现代革命的不彻底性,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的古典审美思想和美学诉求并没有得到根本改造,而作为新的审美诉求的现代性质素始终没有得到健康持续的培育,这使得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较浓的载道性、外向功利性和正剧色彩三大古典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2.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3.
鲁迅的文学是适合现代中国人文化需要的文学,他打破传统的手法和思想,以现代人的思想写出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文章从三方面来论述鲁迅文学的现代性激越而深沉的审美特征;最浓厚而又最具现代色调的悲剧意识;象征印象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54.
该文重温20世纪50年代边疆文学的代表作《军队的女儿》,以此探讨50至60年代边疆文学对青年支边那段历史的时代书写与个性追求而呈现的审美特征。以此探讨文学与意识形态、文学与历史、个人与集体、宏大叙事与个性写作之间种种复杂关系,尤其是挖掘边疆文学因独特的政治背景、地域特色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5.
56.
21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世纪,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学校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结构中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也必须创新以适应社会变革,才能有利于人才创新,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7.
58.
杨献珍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论述了文艺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审美创作方法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批评了把创作方法看成是单纯表现手法,把表现手法看成是纯粹技术问题的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审美创造中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自由”的美学观和文艺创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要求正确把握审美创造主体的美学素养和创造技法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提高美学修养、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坚持审美创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此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等等,从而形成了他比较系统的实践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9.
60.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高专会计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