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6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345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367篇
人才学   18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692篇
理论方法论   567篇
综合类   7467篇
社会学   61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815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837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671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回应时代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与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09年9月,西安)、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10年8月,伊春),围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根据两届论坛的研讨情况,我们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郑杭生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学在大力推进社会学本土化,在创造学术话语、把握学术话语权方面,走过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探索之路。更好地掌握学术话语权,并在理论自觉基础上达致学术话语权的制高点,这是中国社会学从世界学术格局边陲走向中心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从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产生的时代和地理背景入手,对此墓人物画像的艺术形式的特征展开论述,探析其画像的审美内涵,考察此墓人物画像的艺术价值。同时,在对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人物画像审美内涵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其对后世魏晋画风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3.
全球化伦理对我国而言,就是基督教伦理价值理念与儒家伦理价值理念的整合。全球化伦理不可能脱离各国的价值取向,因此,一切建立超越各国价值取向之上的全球伦理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只能是各种伦理的共同内容的集合,不能寄希望于别的民族的容忍与宽大来获得自己的发展,而是要努力去参与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发展的秩序。儒家伦理不是被动地接受西方伦理主要是基督教伦理的价值理念,而是要自觉地回应基督教伦理。  相似文献   
154.
诗词曲赋是小说<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诗词融入情节,给叙事带来诗意;情节充满诗意,更增添小说的审美效果.林黛玉作为小说<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她的诗词真切地反映出她的审美品格.若从中国古代诗学中"味"的角度出发,可以品出黛玉的诗蕴含着美味、鲜味、奇味与苦涩之味;若从西方文论中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些诗词与宝黛之间恰好构成一个作者-作品-读者-世界这样一个施受自足的读者反映批评系统,宝黛的爱情,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推向高潮,其悲剧也表现出独特的、诗化的意蕴.  相似文献   
155.
高迎刚 《船山学刊》2005,(2):141-144
本文通过对《沧浪诗话》关于诗歌的特殊材质和审美特质之认识的分析,说明严羽的“别材别趣”说其实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本质特征全面的、总结性的阐述,因而主张对之做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6.
林英德 《江淮论坛》2005,(4):130-135
贵尚"巧似"成为晋宋之际尤其是元嘉时期一股重要的文艺风尚,它同时体现于诗和画这对姊妹艺术之中,这不仅可以从刘勰、钟嵘以及宗炳等的批评著作中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可以从当时代表作家的作品中得到证实.我们看到,"巧构形似"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其基本审美取向是以自然景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追求作品中的景色与自然形态的景色的高度一致和相似."巧似"既是诗画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又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即自然山水日益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157.
以关系嵌入说与社会资本论为主要理论传统的新经济社会学力图从关系理性视角出发,超越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理性与人类经济行为的认知,彰显关系网络对个体经济社会行动的意义。但由于它信守个人主义价值信念,其所强调的关系嵌入,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嵌入,并未放弃对经济理性的承诺,不可能实现对政治经济学的超越。应从理论硬核、知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层面对新经济社会学进行范式反思。范式反思的目的,在于培养"范式自觉"意识,并以此推进中国自身经济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8.
《观念的力量》作为一部思想政治读本,它的选题,来自于大庆人面对时代发展的需要所生发的又一次的文化自觉实践;《观念的力量》的出版,是大庆人新的一次文化自觉所形成的观念文化的新硕果;《观念的力量》在撰写、编辑、印刷方面所体现出的深度、追求、创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大庆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与底蕴。  相似文献   
159.
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唯意识形态化”和“被意识形态化”的趋向,并且由于这种趋向没有被很好地纠正,结果无法有力应对社会思想领域提出的种种新要求、新挑战。从教学目标来看,高校“两课”教学设计须由传统意识形态灌输范式向文化总体批判范式转型;从课堂效果来看,高校“两课”教学须由一般性理论认知向理论自信与文化自觉的深度推进;从教学评价来看,高校“两课”教学必须关注课堂内理论认同向课堂外行为实践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60.
朱德发 《河北学刊》2005,25(6):75-78
朱德发从人类视野探讨了集体英雄与个体英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精神意识深层开掘了集体英雄和个体英雄的灵魂构成,认为英雄既有个性主义意识又有集体主义思想,二者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王寰鹏认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英雄主义既带有浓重的历史印记又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歌颂英雄主义和反思历史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同时存在的价值追求。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杨新刚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雄叙事小说具有如下特征:从“英雄的人”向“人的英雄”的转进;英雄类型的世俗化和当代性;游走在主旋律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叙事策略;由反传奇性向生活化叙事抵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