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16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86篇
管理学   345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346篇
人才学   18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671篇
理论方法论   566篇
综合类   7455篇
社会学   602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815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671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室外雕塑已开始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市政建设、旅游休闲的新亮点,室外雕塑与社会时代、与环境、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室外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形象移情于现众,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82.
艺术的审美自治是20世纪上半段重要的美学思潮,在理论与创作上都有突出的表现与形式,强调艺术的审美本体是其主要特征:这股思潮本身则是现代社会种种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83.
本文着重分析了文艺社会功能的两种极端观点的代表性论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从美感心理角度对文艺社会功能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文章阐明了艺术审美的心理特质(包括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和欣赏中的审美心理机制),指出文艺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文艺的认识功能是教育功能的基础和一翼,教育功能是认识功能的深化和延伸,文艺的审美功能是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负载者,同时,文艺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又是文艺审美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内蕴没、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整体美五个审美要素论析唐宋词名句的构成,探讨名句的审美素质与审美特征,从审美的角度揭示唐宋词名句的成因。  相似文献   
85.
审美趣味是在人类历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评判机能。它是人类在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趣味进入美学领域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美的评判活动,它具有直觉性。落实到个体上有其个性差异。麦现在阶级、民族中,具有共同性 时代性 民族性等。  相似文献   
86.
本文主要论述澳大利亚的反田园诗。它通过对一些原始而丑陋的自然物象的描写,揭示了宇宙的本质和人类的本质,进而反映了时空无限、存在与虚无以及美丑共存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87.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全面统治和价值理性的消褪,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世界的“祛魅”,现代人所处的道德困境是意义感的丧失。解决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只能是实现责任伦理的自觉。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中,责任伦理的自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审美方式之一,不仅代表着华夏民族的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从技法和意识上传达的乃是对宇宙自然的无止境感悟与“天人合一”式的永恒探索精神。山水画空间并不是一个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精神体验的空间,亦即通过画境的可行、可望、可居和可游的心理模拟探寻。这种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赋予山水画家运动、开放、多维和无限性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89.
《聊斋志异》一书快意恩仇。蒲松龄借因果报应之说而转换了其实际内容,其因果报应篇章的审美情感和特征主要表现为:报应内容的社会化和道德化,行为主体的动机化和情感化,小说叙述的艺术化和个性化。其主调是与《聊斋》文奇义正、寄托遥深的整体精神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90.
随着新世纪审美文化生态和文学创作面貌的逐步展开,质疑和批评之音也逐渐地增多。从“创作症候分析”、到文学中的“国家形象”、乃至“国家文化安全”,各种全局性问难的论题被相继提出,并引起了价值判断和方向指引甚至截然相反的种种讨论。虽然相关讨论各有其意义,但争论本身就已透露出,到底选择何种背景、何种思路,才能对创作现实给予切中肯綮的阐述与评判,才能透彻地把握当今文学的缺陷与弊端,是一个亟待充分关注和深入探究的问题。正是以这种感受和思考为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的文学创作让人不满意、不满足而又难以透析的关键在于,除某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