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君劢、钱穆两先生均为现代新儒学之重要人物,然其为学路径不同,故对中国传统政治之性质、对儒家义理转生现代政制之前景,持有大体相反的看法,而发生或隐或显之争论。张君劢认为,构建现代中国之良好政制之路是自移植西方民主,钱穆先生则以为可在儒家文明内部转生创发。由此,两人对孙中山先生之五权宪法方案也持完全不同的看法:钱穆支持,而张君劢反对。此一分歧实贯穿19世纪末以来之现代儒学发展,今日则展开为港台儒学与大陆新兴政治儒学之争。  相似文献   
12.
《求是学刊》2019,(3):98-105
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中应强调宪法功能,这是国家实行法治、恪守以宪治国原则的具体体现。这当中,处理好国家宪法与港澳基本法的关系是核心,这是由宪法的地位和功能以及港澳基本法的性质决定的。具体来说,要在思想上澄清偏差认识,推进制度建设,提高港澳社会的宪法观念和国家认同,按照宪法和基本法的要求来治理港澳地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从德国环境法典草案的夭折,到环境立法体制的重构,再到新环境行政法体系构成的分析,总结对中国环境法立法有益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环境的立法,可借鉴德国环境行政法体系的构成和立法技术,更应学习德国环境立法与行政治理有机结合的法治模式。在此前提下,建立以环境基本法为统率,以自然资源与能源法为主、环境污染防治法为辅的中国环境行政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个人主义方法论出发,布坎南深入研究宪政、民主、自由和人权诸问题,形成其独特的宪法思想。布坎南独特的宪法思想对于正在迈向民主与法治的中国不无借鉴意义和教益。  相似文献   
15.
尽管司法公开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热议的焦点,日益受到各行各业人们的热烈讨论,但司法公开首先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深入分析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司法公开的内涵,才是展开其他各种相关议论的基础。对此,从宪法、组织法及司法解释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别探讨与司法公开密切相关的核心宪制结构、影响司法公开规范效力的组织立法缺陷以及司法权力分支本身为司法公开的有效实现所作出的改革和努力。期以一种至少是学理上的法规范释义,透视制度运行当中可能存在的法理想、法不足与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澳门特区成立二十年来保持繁荣稳定和持续高速发展,这一史无前例的创举已经写入澳门发展的光辉史册,也成为当代中国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一国两制丰富实践的精彩历史记录。澳门特区在一国两制实践中自觉履行宪制责任,依照基本法规定完善国家安全立法体系,设立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不断夯实宪制基础,稳步推进澳门特区政制发展,实现了宪制秩序的重塑和特区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深化并加强粤港澳合作,拓展一国两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建设一中心、一平台,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一国两制实践的高度和层次,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开辟新的思路、探索新的模式,也让澳门特区成为一国两制创造性实践的试验田和示范地。  相似文献   
17.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宪制基础、政策基础和核心内容所体现的中国特色,说明特别行政区制度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重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一国两制政策之下,宪法在香港实施不能直接照搬内地模式的问题,全国人大专门制定了作为宪法性特别法的基本法,使二者共同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如此,香港便形成了一种复合式的宪制结构。复合式宪制结构固然降低了香港的回归成本,然而进入日常政治阶段后,这一宪制结构所蕴含的离心特性也同时提升了香港的管治成本。在此背景下,基本法透过司法审查实践不断呈现出的宪法化趋势,更是进一步激活了上述离心性基因,致使香港宪制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避免离心效应所诱发的政治实践破坏一国两制存续的前提,有必要探索相应法律路径,使作为宪制基础的宪法能够真实地嵌入到香港宪制结构之中,并通过与基本法的良性互动,实现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转轨。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政制发展”都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着“政制发展”,香港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产生过不少争议,主要是在有关“政制发展”的基础及一些基本原则上有不少认知上的偏差、误解:因此,厘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的宪制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释疑止争,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制向普选目标顺利迈进.  相似文献   
20.
杨璐 《社会》2015,35(6):58-84
从洛克到休谟,英国政治社会的思路发生了重要转向。洛克从基督教的信仰结构中构建自由宪政的根基,但为后世的党派之争埋下了激进的种子。休谟从经入史,经史结合研究政治社会,在历史中寻找事物变易的轨迹和哲学推理的经验基础,开辟了英国新的自由传统。本文以对洛克和休谟的思想诠释为出发点,重返英国政治社会的经典问题,借此来为理解英国社会理论中更为丰富的面向提供某种线索,也为中国现代转型问题提供某种治学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