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46篇
理论方法论   222篇
综合类   1387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本文在"国家主权—民族主体—地方自治"分析框架内,根据世界各国宪法的规定,结合宪法理论,将自治权民族实现自治的形式划分为三类,即独享型民族自治权、结合型民族自治权以及融合型民族自治权,旨在对自治权民族实现自治的条件进行类型学分析。  相似文献   
52.
朱应平 《江淮论坛》2012,(1):101-109
宪法保障民生的路径主要有三:第一,支持人民平等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此理念指导下,要重点做好以下民生工作: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迁徙自由和居住权;保护穷人在城市的生存权和工作权。第二,支持国家有关城市化发展的措施,提升生活质量。如宪法支持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对土地和财产进行征收征用、政府立法管制小广告也为宪法所允许、宪法政策和权利支持国家机关采取措施保障人民享受宁静的生活环境。第三,要求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根据宪法的民生宗旨要求配置和调整权力。具体说,应当将功能适当原则作为我国国家机构设置、权力配置和调整的重要原则;按照功能适当原则进行大部制改革并检验改革实效;按照功能适当原则坚持行政权的相对集中行使。  相似文献   
53.
高层言论     
正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2014年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重要指示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4.
具有主体性、自治性与民主性的现代社会组织,既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民主参与,也能有效监督、制约政府,更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我国,由于权利缺位,关于社会团体的制度设计既不符合效益原则,也有悖于权利本位的法律理念,更有违人权保障的政治要求。为此,建议完善《宪法》第二条,赋予社会团体自治权,合理定位社会团体在宪法体制中的地位,明确自治活动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公民自由、社会自治、国家自律的现代宪法结构。  相似文献   
55.
香港社会流行的我国《宪法》只有第三十一条适用于香港特区的观点属于误解,在我国《宪法》138条中,至少有74条适用于香港特区,这些条款涉及到了国家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为我国"主权"之表述的《宪法》,必然在总体上适用于香港特区。虽然我国《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条款不在香港特区适用,但香港特区仍负有不得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作为义务。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香港基本法》是一个全国性法律,它不是联邦制下成员单位才拥有的香港"小宪法"。  相似文献   
56.
按少数民族人口在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配自治机关中少数民族干部名额是民族自治地方干部民族化的科学内涵。把干部民族化完全等同于自治机关干部的自治民族化是不科学、全面、准确的。如果把这种观点付诸于实践,在民族自治地方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就可能导致刻意强化干部民族化中的族别限制、排斥汉族和非自治民族干部等不良后果。在依宪执政的要求下,理解、推行干部民族化,必须遵循宪法中的人民主权原则、共和主义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主义原则和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原则。  相似文献   
57.
陈文明 《唐都学刊》2013,29(3):98-101
延安整风运动的宪政内涵、制约权力和保障权利思想,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和建立新政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运动中存在的程序上和制度层面的缺憾也对后世有消极影响。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要吸取延安整风运动的经验教训,既要依靠法律和制度,加强对国家机关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创造条件,依法保障公民的批评权。  相似文献   
58.
《东西南北》2011,(3):20-23
施瓦辛格下岗了!在加州州长的位子上已经坐了7年的"终结者",由于受美国宪法所限不能继续下一任州长竞选,在2011年1月将他的州长办公室交给新州长杰瑞·布朗。 "前州长"打算怎么度日?利用火爆的"Twitter",施瓦辛格给了世人很多种可能。"我会写一两本回忆录。之前我一直没有那个耐心,但我知道一支笔的力量要远远大于一把剑。"  相似文献   
59.
刘芳  张廉 《民族论坛》2003,(12):48-49
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这是人所共知和普遍认同的事实。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地区资源范畴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拟定的各种策略和规划,比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其立足点也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实际上在民族地区,资源的概念与范畴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文资源、文化资源、法制资源等。实践证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使这一战略能够持续、稳定、协调的进行,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法制资…  相似文献   
60.
试论第四次修宪对民族法制建设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次修宪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制度,对于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化的规定以及援引宪法条文最多的基本法,宪法的这些修改必将对其产生影响。本文从“三个代表”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保障人权入宪对民族区域自治理念和制度上影响的角度阐述了第四次修宪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