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1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702篇
劳动科学   57篇
民族学   326篇
人才学   190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369篇
理论方法论   615篇
综合类   6495篇
社会学   923篇
统计学   9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574篇
  2014年   1106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932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未完成性。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在肯定人的属性前提之下,去探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进而追问怎样培养人。基于学生人之属性的思考视角,探索学生选择权利的落实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唤醒学生的选择意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我选择能力的提升,从而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古莒国的历史可以一直推溯到史前,因相传其族出于嬴姓的东夷少昊集团,故后世多称其国为嬴姓。古籍或又称其国为曹姓,实是以曹地为中心的一种地域性的划分,大抵相当于曹氏,不是莒国本来的姓号。史书又明确记载西周以来的莒国为己姓,此说应是有根据的,其根源即在莒国与纪国通婚,相因于古代从母姓之俗,用纪国本来的日名"己"表姓,故有己姓之称。所以,对于古莒国公族的姓这一问题,需要联系中国古代姓氏制度的演变来具体分析,不宜作简单的取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统治者对北部靺鞨的数次征服,纳入进渤海国的北部靺鞨人。这三个阶段融入渤海的靺鞨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归宿,由此决定了初期参与建国的南部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等民族形成了族群意义上的渤海人,而后纳入其境的北部靺鞨人因风俗文化的极大反差,及心理认同的巨大差异,最终未完全融入渤海族人之列,成为渤海国北境的被统治民族,只能被称为渤海国人。  相似文献   
15.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剧中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有不少人都还是透过《仲夏夜之梦》开始接触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独特,因此近些年有很多人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就针对《仲夏夜之梦》中的童话色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泓晓 《妇女生活》2020,(3):11-13
她梦想当一名白衣天使,却阴差阳错成了“熊猫医生”。26年来,她和同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阴差阳错成为“熊猫医生”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儿时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兽医吗?侯蓉(以下简称侯):我老家在四川农村,小时候目睹身边亲友被病痛折磨的情形,我就梦想着将来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这一中国文化"黄金时期"的分析,指出思想解放,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创造性思维,正是汉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是其特色.儒家成为正统以后,在汉以后千年未遭倾覆,说明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儒家絜矩之道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论《大学》多重“格物致知”一章,然絮矩之道的提出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朱熹为絮矩之道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理论体系,包含政治方面以我为中心的自我调节,经济方面与民同利的关系调节,用人方面举贤授能的机制调节,思维与行为方面推己及人的社会调节。对儒家絮矩之道进行现代诠释,可以在政治活动中进一步发挥主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能动作用;在经济工作中发展经济,保民富民;在人才竞争中广揽人才,虚怀若谷;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处处以对方为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