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42.
“家庭化”迁移的出现,致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移居到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随迁儿童.中国农村和城市在生活习惯、生活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随迁必然给儿童的心理适应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考察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变量,分别探讨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对儿童心理适应的作用,并针对家庭环境对儿童产生的“负效应”思考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3.
汪文羽 《社会工作》2010,(21):19-21
一 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在家庭诸要素中,如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环境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在这些家庭要素中出现问题,无疑将对青少年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父母养育认知存在误区;家庭教育活动滞后于家庭文化资源的发展;家庭教育投入的失衡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双向作用.并以此提出了优化儿童入学准备家庭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学习适应性测验方法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五所公立中学的56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在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流动人口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有不良影响,而要改善他们的学习适应性,不能只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层面的指导,还需要注重对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独立性、文化性和组织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6.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家庭因素不可忽视,大多数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来源于家庭的不当的教育方式、缺损的结构形式、不良的环境条件和不完善的教育功能等因素.加强对这些不良因素的研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和人格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以及EPQ,对选取的河北联合大学大学生324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三个维度呈正相关(r=0.052~0.309,P<0.05),与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呈负相关(r=-0.128~-0.052,P<0.05)。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与EPQ中的内外倾呈正相关(r=0.121~0.369,P<0.05),与EPQ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负相关(r=-0.417~-0.199,P<0.05)。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娱乐性、矛盾性和亲密度以及EPQ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均进入了回归方程(R2=0.380)。结论: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娱乐性、矛盾性和亲密度以及EPQ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影响学习适应能力,并对学习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8.
为探讨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状况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使用家庭环境中文版量表(PES-CV)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5所学校5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外出类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和控制性两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流动子女与非流动子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怖四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与心理健康的多数维度呈现统计学意义相关关系。因此,要格外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家庭环境以有效提升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9.
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教育弱势地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相关理论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指年龄在6-1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以及留守儿童 ,不同于人们常用的6-14或7-15岁标准是考虑到流动儿童在流动中耽搁学业或留级等因素 ,所以将年龄标准延长一岁。他们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 ,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社会弱者所产生的问题之一。社会弱者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 ,他们是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根据社会弱者的成因不同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生理性弱者 ,由生理素质差而造成 ,…  相似文献   
150.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吸毒青少年家庭环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方法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第三次修订版(FES-CV-Ⅲ)和自编青少年吸毒者的基本情况问卷,对昆明市戒毒所收治的176名吸毒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与差异性分析.结果吸毒青少年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矛盾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吸毒青少年家庭,其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控制性无显著差异;吸毒青少年家庭80%以上处于社会低阶层,吸毒青少年80%以上受教育程度较低.结论吸毒青少年家庭环境的五个基本特征;吸毒青少年家庭环境特征形成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