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传统家训是中国人的修德“教科书”,核心内容始终是立身之道、齐家之道、处世之道的教化。在传统家训长期的教育和规诫实践中,形成了日常训诲、庭院濡染、家风熏陶、祠堂训谕、以身立教、谱牒传承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化路径。传统家训修德教化对当前家庭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吸纳作为修德“教科书”的传统家训修德教化理念和内容,滋养今天的家庭美德教育;借鉴传统家训修德教化注重日常训诲,从日常生活养成的做法,持之以恒地加强蒙以养正的教育;扬弃传统家训修德教化通过庭院文化濡染、祠堂和谱牒文化熏陶的途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品行;借鉴以身立教和营造优良家风的教化经验,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美德、陶冶青少年性情和品格。  相似文献   
222.
《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国学经典,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的家庭教育名著,是体现朱熹思想的重要文献.《朱子家训》的推崇个人道德修身、重视家庭日常伦理、倡导社会和谐关系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启示.《朱子家训》作为我国古代的治家名篇,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儒家为人处事方法之大成,时至今日,仍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对当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3.
《朱子家训》是朱熹撰写的关于修身、齐家、处世的文章,在我国古代的传统家训中影响广泛。其文将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发扬光大,规范了五伦秩序为"君臣和睦、父慈子爱、兄友弟恭、夫和妇柔、朋友诚信"。《朱子家训》中关于五伦关系、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三个层面的的道德准则,对促进家庭和睦和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4.
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家训在稳固家庭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团结和繁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不仅在于家训的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倡导的道德标准一致,而且在于家训蕴含着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当今我国的家庭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家庭道德教育效果。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借鉴家训中的精华,同时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完善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家庭道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25.
颜之推的勉学观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博览机要,以济功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几方面理论以及“学而优则仕”观念的阐发之中。在方法上,他强调读书从文字入手,这是其重视基础性和实践性观念的体现。颜之推的勉学观既是特定社会的产物,又是特定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226.
党红星 《东岳论丛》2006,27(1):199-200
中国家训文化具有四个特点:在教育对象上,家训具有从贵族向平民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向平民化发展的趋势;在教育内容上,家训由从重道德到重视道德、治生并重的发展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的社会化趋势;在表达形式上,家训具有从只言片语到成文成系统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向规范化发展的趋势;在表现形式上,家训具有从粗糙到细腻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思想渗透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7.
曾国藩的家训以儒家思想教育为核心,讲求内圣治家,其家庭内部人才辈出,受到后人一致推崇.曾国藩的家教注重内圣以修德,强调读书志在明理修身,不求功名显达.他要求子侄半耕半读,秉持寒士家风,家中耕纺不辍,以戒除仕宦习气,永葆淳朴家风.曾氏家教的优秀品质可为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28.
在传统中国基层社会管理中,家训家规是落实道德观念的主要路径,是民间社会实现自我管理的基本依托,是国家法律最终落实的必要载体。家训家规将温情化管理与惩罚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管理的最佳效用,并能寓管理于福利之中,化管理于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管理。当今创新社会管理应重视家训家规在弥补政府社会管理不足,将法治建设落到实处以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229.
湖湘家风家训蕴含立志有为、希圣慕贤的人生追求,心忧天下、勇毅担当的责任意识,修身立德、笃伦睦邻的持守之道,勤学力思、笃行精进的为学之道,这些精神内涵贯穿不同时期的湖湘家风家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人才。湖湘家风家训是湘人精神传承的家庭依托、湖湘人才培养的丰厚滋养、湖湘家庭建设的精神风尚。新时代既要弘扬湘人精神,彰显新时代湖湘家风家训传承的历史底蕴;也要注重辐射效应,增强湖湘家风家训培育的组织力量;同时加强引导规范,促进家长形成践行家风家训的行动自觉;更要创新方式方法,营造家风家训耳濡目染的培育氛围。  相似文献   
230.
许珊 《公关世界》2023,(5):50-52
优良家风构建是城市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闪亮窗眼”,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有助于弘扬与传承城市的优良家风,城市构建优良家风与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背景下,宁波市通过积极传播,广泛开展“家风家训”大讨论,选树典型,发挥先进人物引领示范作用,关注教育,强化学校对“家风家训”的宣传,丰富内容,多形式开展“家风家训”活动,挖掘资源,扎实推进“家风家训”建设技术驱动,创新推动“家风家训”传播等措施,促进当地优良家风家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