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个人毕其一生,总会有几件极为在意的事情。作家也是如此,尽管写作无数,真正让其内心无法割舍、时常牵挂的作品,或许只有那么几部,至于其他,写了也就写了,是非好歹任由他人说去。而这几部则不同,在我这里《圣天门口》就是这样的作品。哪怕出版多年了,也还会有许多无法释怀的挂念。《圣天门口》的写作始于1999年10月,成稿于2005年元月,其间三易其稿,写了又废弃的文字约20万字。刚开始写时,女儿还没有出世,到写作后期,女儿已经能够依在我的怀里,大声念着电脑屏幕上我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创业公司在互联网创业的大形势下非常活跃,但机会越多,竞争越惨烈,创业公司的倒闭,也并非全部是宿命与运气。公关往往决定着公司的成败,一旦把握不好,天堂地狱都会走一遍。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悲剧代表作。透过作品品读作者哈代的悲剧观,这种悲剧观不是让人痛让人哭,而是让人以一种淡淡的忧伤感受悲观,以局外人的淡定感受一种注定如此、必然这样的悲剧生成。哈代通过笔下的人物让读者看到他对待悲剧的态度,直接面对并坦然接受这种结局。  相似文献   
4.
5.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目的决定了经济危机是不治顽疾,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衰退与没落,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过渡性及其历史宿命的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水的心声     
早上起床,打翻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整杯水就像一具没有躯壳的灵魂,摊在桌上,并沿着桌的一角静静地淌落。我看着地下那一滩冰冷的水,看着我迷茫的双  相似文献   
7.
女人与“家”──论当代女性文学的漂流身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中一直贯串着明显的传统因素──“家”的情结。女性文学中的“家”的情结既包含着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家”的概念以及当代知识分子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更指示着女性主义发展中的一种困境倾向和挫折感。然而,回家之不可能,使女性文学在世纪末更突出其漂流的身份。因此,不必过高估计女性文学的成就,而应注意其“男性的女性主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佛教传入日本后,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重大影响,但日本在吸收、融合佛教思想时,是以日本文化为前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思想对日本有不同的影响,这在物语文学中尤其是《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中有较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代主流文学史在接受并经典化舒婷诗歌的同时,夸大的是与时代和主流达成的某种妥协,而忽略和压低了其内蕴的反叛性,这造成了对舒婷诗歌的某种误读。由此,舒婷成为"没有先锋性的先锋诗人"。这一结果是1980年代先锋艺术由边缘进入主流话语言说场域的宿命与无奈。  相似文献   
10.
走不出的宿命——论周大新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英 《殷都学刊》2007,(3):103-105
在河南作家周大新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客观的、绝对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暗示着主人公逃脱不掉的悲剧命运。尽管这种神秘的力量给作品增添一抹诡秘的色彩,引人入胜,但是这种神秘力量的本质就是"宿命",因而本文旨在指出这种神秘力量的本质和归属,以及它对作品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