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553篇
劳动科学   98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797篇
理论方法论   491篇
综合类   1537篇
社会学   499篇
统计学   1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近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和不同的见解,本文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结构的热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2.
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迈着春天的步伐又抽出新芽。叶子禁毒热线建立于2003年,现改名为自强戒毒咨询热线。为了那片叶子吐绿,永葆生命青春不老的生态美,叶雄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和叶雄相识许久,她的人生故事可以说是波澜起伏。在2007年元月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举行我和叶雄相识许久,她的人生故事可以说是波澜起伏。在2007年元月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举行  相似文献   
973.
达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局自200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县劳动保障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强基础、谋发展、创和谐、勇争先”的思路加强单位建设。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进行转变,把满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树单位形象。强职工素质、强内部管理,让上级机关满意、让参统单位满意、让参保职工满意的“一树二强三满意”创建活动,切实为服务对象办实事.工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单位形象不断得到提升.受到参保单位和职工的好评。  相似文献   
974.
我知道,我的出现一定让这个考前辅导班上的同学吃了一惊。是的,三十三岁的我突然萌生了考研的决心。在我之前,他们有一位二十九岁的同学,成为他们另类的崇拜对象。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孩子,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和理想。  相似文献   
975.
概念隐喻的构建是以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文章以"喜悦"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以经验主义认知观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概念映射系统"喜悦是物体"的体验基础,从而解释了英汉情感隐喻产生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6.
省劳动保障厅召开座谈会,热烈欢迎向志雄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一行圆满完成任务从京归来。报告团满怀对向志雄同志的深切感情,强忍悲痛,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在劳动保障部召开的向志雄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分别从向志雄同志的同事、生前服务对象和亲属的角度,以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追忆了向志雄同志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不仅使在场的同志听后感动不已,而且通过电视将向志雄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97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这项制度是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  相似文献   
978.
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上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从善意取得制度的缘起与变迁来看,善意取得制度起先只适用于动产物权,但其后发展适用于不动产物权;现代各国善意取得制度适用有两种规范模式,建立在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上的不同立法选择均有其合理性;而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是符合我国立法实际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79.
980.
谢祖墀 《经理人》2007,(1):102-103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败得失进退攻守,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写成一本百科全书的课题。本文写作时候的目标对象是那些已经在中国有业务和对中国感兴趣的投资者;不过当完稿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这里面的商业逻辑分析,同样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