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1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1297篇
劳动科学   140篇
民族学   173篇
人才学   32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2454篇
理论方法论   652篇
综合类   7118篇
社会学   1307篇
统计学   291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861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581篇
  2014年   1069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816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824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22.
突破理论思辨的研究范式,将犯罪论体系的研究置于刑事诉讼实务中考察就会发现,由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特点和任务的不同,具体的定罪思路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无论是阶层式犯罪论体系还是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均只设定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定罪思路,因此,难以完全与刑事诉讼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定罪思路相契合。相较而言,基于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平面整合式的特点,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与刑事诉讼中的定罪思路契合度更高。因此,从诉讼实务角度来看,四要件犯罪论体系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3.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25.
依据水杨酸、间苯二酚、对氨基苯甲酸三组分的比值光谱特征,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干扰组分,选择241nm、278nm作为测定水杨酸的波长;以水杨酸作为干扰组分,选择214nm、240nm作为测定间苯二酚的波长;以间苯二酚作为干扰组分,选择222nm、279nm作为测定对氨基苯甲酸的波长.结果显示,水杨酸浓度在1~80mg/L,基本二酚浓度在0.8~40mg/L,对氨基苯甲酸浓度在0.4~4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测定波长少,光谱分离能力强、计算简单、能在低档分光光度计上实现、易于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新时代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具有价值观念多元、思想开放活跃、自我中心倾向等特征,囿于国际化背景的教师队伍、多元化偏重的课程设置、狭隘化较弱的辨识能力、竞争化激烈的就业态势等因素的影响,应通过充盈心理文化世界、丰富课程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抢占网络文化话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途径培育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7.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由卖方市场逐渐过渡到买方市场,房地产投资运作模式由作坊生产式投资模式逐渐向社会化大生产式投资模式椎进。  相似文献   
28.
文章分析了 1997年到 2 0 0 1年广东高等教育的相关数据 ,认为广东高等教育主要通过内涵式发展来扩大其教育规模 ,扩招后已经达到其现有教育条件的承载极限。今后应放缓发展速度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由内涵式发展为主转为重视外延式发展 ,以达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文章通过对我国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声无哀乐论》中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音乐与情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的分析论述,结合我国音乐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了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30.
凉山彝语中有一种特殊的ABAB式四音格形容词 ,以往的教科书和字词典都忽视不收 ,在日常生活中其使用频率较高。在语义表达上与现代汉语ABAB式形容词较为相似 ,但不完全相同。其产生有两种基本形式。在语音结构和语用上不同于描摹词 ,在句中充当状语和定语等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