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274篇
社会学   22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李蕊娟 《职业》2014,(13):11-13
"西影厂"熏陶出的最帅文青 刁亦男是地道的西安人,父亲曾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工作。小时候,他经常听父亲说哪个导演又拍了什么电影,由此知道了张艺谋、陈凯歌并迷上了他们的电影。  相似文献   
22.
十多年来,从《甲方乙方》到《一九四二》,冯小刚的电影或风生水起,或载沉载浮,虽算不上有口皆碑,但品位绝对不差.观众几乎对冯小刚导演的每一部影片部充满了期待.《私人订制》公映后,笔者也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影院观影时,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好几阵观影后,心情平静,感觉正如冯小刚自己所言,这是一部“随便拍的电影”,无用多费唇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发生了出入意料的变化.首先,这部“随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了四个亿”;然后,一些影评人对《私人订制》“不依不饶”;最后,冯小刚对某些影评人“口无遮拦” 影评人和电影导演恶语相向、势同水火,不知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有辱斯文,但笔者作为观众的确觉得尴尬甚至痛心.  相似文献   
23.
唐嫣并不是她外表看起来、角色演起来的那种"糖心姑娘",几乎所有采访过她的记者,都会给出"聪明、有个性"的评价。她是那种合作起来非常舒服的艺人,射手座,非常爽朗,有事说事,进入角色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24.
沈黎明 《老年人》2012,(1):36-37
张国立是近年来我国影视界为数不多的集导演、演员于一身的艺术家。他创作、主演了一大批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他与身为演员妻子的邓婕搭档拍摄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播出后,更是风靡一时,红遍全国。他们俩也正是从这两部戏开始,成为演艺圈中紧密合作的"夫妻档",备受全国观众关注。  相似文献   
25.
南音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古泉州府的一种优美、典雅、古朴的优秀乐种.它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南音流传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香港、澳门、台湾及南洋诸国闽南华侨聚居地.随着人们对南音审美需求的变化,南音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如何让舞美、灯光为其所用,让演员轻松自如地驾驭其中,更让观众视听愉悦,这就对"导演"在传统南音中的创新和起到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导演的职能就是挖掘即将展现之艺术的精髓,前瞻后仰,高角度、全方位地为该艺术服务.本文所要论述的便是人类音乐史活化石之称的泉州南音与近现代才为人所知的导演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南音乐剧《邂逅·丝韵》为例,论述"戏剧"的导演对于传统音乐如何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创新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中国电影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谭鑫培《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断开始,到192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的萌生期,主要倾向是追求赢利。这一时期论者们认为电影的优点在于逼真,并在电影摄制的实践中学会了一些电影技法。自1930年罗明佑的《故都春梦》上映,至1940年代末,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二时期,政治角力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这一时期成长起一批有成绩的导演与演员,电影的技法被认识得更为清楚,并完成了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在国难深重的形势下,左翼力量在电影界相当活跃。从1950年代到1976年,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三时期,与话剧拉开距离的电影理论,在民族化浪潮中又向中国戏曲靠拢。而在政治的强势作用下,1930年代文艺,从1950年代初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到最终被批为黑线。1976年至世纪末是中国电影史的第四个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小阶段:从1976年到1983年,电影中的虚假现象遭到观众普遍的批评,求艺术手段之新、淡化戏剧性与对民族历程的反思这三点,成为这一阶段电影发展的新的动向。从1984年到1987年,是探索片强劲崛起并迅速退潮的阶段;从1988...  相似文献   
27.
再耐心一点     
2005年到2007年似乎是青年导演们集体发力的时期:2002年《开往春天的地铁》之后3年没拍电影的青年导演张一白一口气拍摄了两部电影《好奇害死猫》和《夜上海》;自《惊蛰》之后3年未拍电影的王全安完成了他第3部作品《图雅的婚事》;陆川自《可可西里》之后终于开拍《南京,南京》;2007年1月8日,王小帅的新片《左右》关机;1月19日,张扬的新片《落叶归根》在全国上映。1月9日,电影局、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青年导演电影创作论坛”开幕。1月17日,2007年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电影局通过了青年电影导演资助计划:为有潜力、有创新精神的45岁以下、取得过初步成绩的青年导演提供政府资金支持。今年已确定扶持的青年导演有16人,包括陆川、王小帅、徐静蕾、贾樟柯、宁浩、宁才、乌兰塔娜、张扬等。  相似文献   
28.
鑫鑫 《中国民族》2008,(10):9-10
二十年前,她是琼瑶阿姨“御用”的清纯女明星,琼瑶的两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婉君》、《三朵花》中,有她含蓄柔美的笑魇;十多年前,她获得李安导演的赏识,出演电影《喜宴》,一时间,赞誉不断。那时候,她还叫做金素梅,名如其人,仿佛一株原本暗自芬芳的梅树,一不小心,枝头盘延出墙头,引得人世间一片暗香浮动。  相似文献   
29.
芈是秦昭襄王母亲的姓, 号芈八子,称宣太后.她是我国正史上第一个临朝听政的女主,"太后" 这个称谓,据说就是从她开始的. 后宫临朝称制, 普遍被称为垂帘听政.一说到垂帘听政,慈禧太后总是最常被人提及, 李翰祥导演的《垂帘听政》(1983年) 更是让饰演慈禧太后的刘晓庆令人印象深刻.其实, 往前追溯, 在漫长的帝制时代,正如朱子彦在《垂帘听政制度述论》中指出的,据不完全统计,临朝称制的女主有40人: 秦国1人,西汉4人,东汉6人,北魏2 人,唐代2人,宋代9人,辽代3人,元代11人,清代2人.  相似文献   
30.
《中外书摘》2009,(6):7-10
在赵宝刚导演的每一部电视剧热播后,有入会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电视剧的火爆——赵宝刚现象。每每回忆起《像雾像雨又像风》、《别了温哥华》、《奋斗》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精彩电视剧的时候,总能感受到这些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市场反应是那么轰动,那么火爆。而赵宝刚从钢厂工人到著名导演,中间也有着很多精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