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9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51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中国近代社团文化缘起于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提出了"合群救国"、"合力求知"的思想主张,并得到了进步的士绅阶层的响应.因此,在维新派的号召和组织下,从京师到各地,进步的士绅组织起来了数十个学会,封建传统的"君子不党"的藩篱因此而崩溃了.维新派开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集会结社的先河,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新领域--社团文化.  相似文献   
92.
本文概述了两汉谶纬之来龙去脉.揭露其兴也政治,其政亦政治,但它对传统思想仍造成了特殊的影响力,大抵包括:根据"天人感应"信仰附会天意,索解人事;为此不惜溢美经典,神化圣人;而最终目的乃是攀附政治,沦为无常的把戏。令人检讨经学谶纬之关系,于此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93.
滥建庙宇是当前农村部分地区的十分严重的现象。本文剖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心理、经济、管理等诸方面的原因,分析了这种现象对农村经济、思想、社会的影响,认为这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最后,就治理这种现象提出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
对霍尔顿精神世界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作者抓住了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塑造了一个桀骜不驯的青年叛逆者形象霍尔顿 .本文从叙述语言、叙述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霍尔顿的精神世界以及战后美国社会青年一代的心声和社会物质文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95.
2007年各地的历史高考题中,都不同程度地考到一些历史常识。重庆巴蜀中学的张波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11期上,就这些历史常识分门别类进行了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常识性知识,是历史老师和文科学生应该熟悉、掌握的知识。但是从阅卷场统计的数据来看,得分率低得可怜。我们历史教师不妨也扪心自问一下,那些知识我们究竟掌握了多少。我想真正敢理直气壮回答的老师并不多。下面我们看看2007年全国文综卷(1)第12题所涉及的几个历史常识。  相似文献   
96.
孙悟空和贾宝玉的有着神话与现实、仙界与人间、天生顽猴与世族公子等太多的差异,但从精神实质上看,这两个形象又有着惊人的相似和深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7.
“封建”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而不是一种政体。“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不是一种经济制度。“封建”既不是社会形态,也不是社会阶段。先秦时代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复合制的“封建”王国,政体是等级式贵族专制;从秦到清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帝国,政体是皇帝独裁专制,而春秋战国就是完成这个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不是所谓的“封建地主经济制”。  相似文献   
98.
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分期聚讼未决,原因之一是“封建”等核心术语概念有待厘清。本文建议,在给历史段落命名时,应“制名以指实”、“循旧以造新”、“中外义通约”、“形与义切合”。秦以下两千年命名“封建社会”,名实错位、形义脱节,亦与外来义相左,而称之“宗法地主专制社会”较为名实相符。  相似文献   
99.
在中国封建皇帝中,唐太宗算得上是位明主。他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以法治国。在他的统治下,当时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虽是一位明君,但也有七情六欲。在对旧属功臣、宗室亲信触法犯法的处置上,难免以个人的好恶而左右法律。难能可贵的是,在经过自省或他人谏议后,唐太宗能屈己执法,并敢于自责自罪,留下了一桩桩历史美谈。  相似文献   
100.
海城向属边疆重地。历代统治者都曾在此设治。文化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清初,海城已发展成“界址纵横百里”的“大邑”。其经济繁荣的同时,社会文化受内地影响也较为深远。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民众在无力改变生存现状时,通常把希望寄托在对各种宗教诸神、仙的崇拜上。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宣扬“轮回”、“隐忍”说的佛、道二教在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下逐渐成封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世俗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赋予了去灾捍患、庇佑福寿、诛罚恶人、预知未来等神秘功能,使得佛道二教更加深入人心。公元229年,佛教传入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