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29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58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西欧封建国家与古典时代的城邦国家、近代民族国家相比在政治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西欧封建国家,法律是国王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国王立法,且受法律制约;国王逐渐成为一个世俗统治者,而且王权力量不断增强;西欧封建国家,王室婚姻、王位继承对王权影响重大,甚至会导致内乱或对外战争;西欧封建时期,国家的地域实体性特征凸显,但其疆域有很大伸缩性.  相似文献   
42.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经济领域迅达实现了近代化,但是社会改革却明显滞后。近代日本的家族制度基本上继承了封建传统,在近代化过程中影响甚广。它在政治上助长了天皇专制主义,家族制度的延伸与扩大,导致日本特有的国家主义泛滥成灾,在经济上造成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畸形发展,是滋生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土壤。因此,对家族制度进行改革,是战后民主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战后民主改革和新瓦法的制定,废除了封建家族制度,否定了“家”对个人的合法控制,使家庭逐渐向民主化转变,自幕府时代以来的封建家族制度迅速瓦解,从而痛苦而又艰难地完成了本来在明治维新时就应该完成的社会近代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43.
在文化形态学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农业文化形态、专制文化形态、封建文化形态与伦理文化形态。这四种文化形态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维一体"。  相似文献   
44.
民族资本的产生发展,顺应了时代要求,无疑对19世纪的中国迈向近代化起了促进作用。然而,根深蒂固的封建统治及其“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和社会传统,不仅不能为民族资本的生长准备必需的养料,而且极大地阻滞、妨碍了它的正常生长发育;民族资本最初栖身寄生的“官督商办”洋务企业,也没有为其生存提供预期的扶持和保护,帝固主义的在华资本及其企业,更是控制近代中国经济的主要命脉,残酷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因此,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在来自多方压力的夹缝里艰难求生,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45.
《阅读与作文》2007,(5):14-14
“三人成虎”出自史书《韩非子》,用来比喻谣言或讹传广为散播,就会使人相信。据记载,庞恭和太子一起到邯郸做人质,庞恭深知许多大臣嫉妒自己的才能,一心想要排挤他,在临行前,他对魏王说:“一个人说城里有虎您信吗?”魏王说:“不信。”“两个说呢?”魏王说:“不信。”庞恭接着问:“那么三人说有呢?”魏王说:“信。”城里本没有虎,但三个人都说有虎,听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这故事发生在古代,当时封建统治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致残害忠良。然而,“三人成虎”的故事在当今社会不也是屡见不鲜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中国封建人事体制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战国至秦的初萌阶段,两汉的创型阶段,魏晋南北朝的整合阶段,至隋唐,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事管理体制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47.
从明清流坑竹木贸易看我国封建经济的内部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明清流流竹木贸易的透视,进而闻速流境竹木贸易兴起的原因以及中国封建经济的内部关系。  相似文献   
48.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使中国城市的性质、结构、功能等发生变化,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转型.区域政治中心地位在城市的现代化启动过程中发挥了推动和制约双重影响:一方面以政治军事力量聚集区域资源,为传统政治城市奠定了现代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以封建统治的严密控制而使这些城市缺乏充足的现代化启动动力.由于现代化启动过程是城市向近代转型的起步阶段,决定了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和路径,因而,研究区域政治中心地位在这个关键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极具意义.本文以保定为例来分析这种双重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不要只顾个人的一亩三分地,要多为大家着想点!”以指责对方的利己主义。何谓“一亩兰分地”呢? 原来,在我国清朝时,住在深宫大院里的封建帝王,为了“了解”农时,“熟悉”节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便在中南海划出了一块地,每年在这里“演试亲耕”,世代沿袭,他人不得改用。这块地恰好是一亩兰分。  相似文献   
50.
中国近代社团文化缘起于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提出了"合群救国"、"合力求知"的思想主张,并得到了进步的士绅阶层的响应.因此,在维新派的号召和组织下,从京师到各地,进步的士绅组织起来了数十个学会,封建传统的"君子不党"的藩篱因此而崩溃了.维新派开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集会结社的先河,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新领域--社团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