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24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84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鲁迅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齐鲁学刊》2005,(5):101-103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挖掘最深的作家。在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进行猛烈而全方位的抨击时,他非常注重在批判对象的思想与精神深处进行发掘。其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阐释的深刻性在于:不但惊醒了世人,而且昭示了后人,为后来者的探索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32.
为保证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行政效率,自秦汉至明清,历代封建王朝都特别注重吏治.盛唐时期,为了贯彻"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统治者积极地修订法律,改革完善法律制度,唐律以"一准乎理,得古今之平"著称于世,成为完备的封建法律形态.唐律在整饬官吏方面的立法颇具特色和影响.其中关于惩治官吏守职有阙、违制违纪以及贪赃枉法等规范,其设禁之严密,法条之详尽,集前代立法之大成,开后世立法之先河,且为宋元明清所沿袭,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刑罚作为国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有久远的历史。中国的刑罚制度自原始社会末期产生至今,历经4 000余年发展,拥有完整的发展轨迹和独特的发展道路。由中国刑罚制度的发展历程可见,刑罚的发展变化与特定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刑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鲜明特色,这种独特性和特色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34.
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觉慧形象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巴金的小说创作中,觉慧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幼稚而又大胆的叛徒。其实,作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他的性格并非清一色的单纯,而是复杂的多元组合。在他身上,既有反封建的思想锋芒,又有面对封建家长的软弱与妥协;他既敢于超越世俗门第的偏见,但又无法摆脱传统观念和意识的束缚;他虽毅然地离家出走做了封建家庭的叛徒,但在实际生活中又与自己的家族藕断丝连。觉慧性格的复杂内蕴的形成,既是特定时代、社会、家庭所致,又是个人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反对封建制度政治暴政的精神自由论 ,萌发于 1 836年就读柏林大学时期 ,形成于 1 842~ 1 844年。当时柏林大学不仅学习气氛浓厚 ,而且在思想学术领域都处领先地位。如“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对垒 ,就促进了思想运动的发展。在黑格尔去世之后 ,德国哲学界明显呈现出两种对立的派别 ,“青年黑格尔派”对专制统治深恶痛绝 ,他们渴望民主政治 ,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民主力量。而“老年黑格尔派”则拥护专制政权 ,支持普鲁士专制政府的专制统治。马克思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中坚力量 ,更多地吸收了该派的民主思想成分 ,为他在 1 842~ 1 844年的反对封建制度政治暴政的精神自由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37.
马克垚的封建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学界瞩目的成就,这可以通过视野、问题、方法、识见和理论五个方面进行认识。视野广涉欧洲、中东、南亚、中国、远东等地区的封建经济,涵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问题贯通从封建主义起源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封建社会全史,重点在于重新认识西欧封建社会。方法主要是比较史学研究,包括显性比较和隐性比较两种形式,同时注重法学、经济学方法的借鉴和史学史、法学史和经济学史等综合学术史的探察。识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得自对常见问题的新探索,一类基于学术视野的拓展与考察。理论指向主要是突破欧洲中心论、构建封建经济学和探索封建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封建经济学的建构,将中国的封建经济史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8.
程昭星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27-30,23
本文论述唐宋及以前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治黎政策。  相似文献   
39.
要讲现代民主的直接起源,不能不讨论欧洲中世纪的“政治承包”。体现这种“政治承包”的一个典型,就是封建制。“封建”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名声不好,总和落后愚昧联系在一起。这除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影响外,还在于中国整个政治传统对“政治承包”的鄙视。  相似文献   
40.
围绕"封建"名实问题的隐性分歧和显性论争,自20世纪初叶以来已进行了将近百年,迄今尚无定论.对"封建"名实之辨,可作如下估量:它是近代新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史学内部的歧见,昭显了新史学诸派对于中西历史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不同认识;是新史学对于唯物史观理解与运用上的差异引发的分歧;是忽视概念辨析的积习在中国历史阶段命名上的反映. "封建"名实考辨,并非仅仅是名词概念之争,它关涉到历史宏大叙事的准确性.对于泛化"封建"得到救正、历史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认识更充分普及的前景,笔者持谨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