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9篇 |
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4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0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211篇 |
理论方法论 | 35篇 |
综合类 | 385篇 |
社会学 | 72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鲁迅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挖掘最深的作家。在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进行猛烈而全方位的抨击时,他非常注重在批判对象的思想与精神深处进行发掘。其对中国封建文化“吃人”意象的精神阐释的深刻性在于:不但惊醒了世人,而且昭示了后人,为后来者的探索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62.
以"反封建"作为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中心题旨,是陈独秀从日本"大正德谟克拉西"借来的一种法兰西式的激进主义表述.陈氏的"反封建"命题忽视了中、欧、日历史的巨大的差异,开泛化"封建"之先河.因此,有必要重新反思五四"反封建"的口号. 相似文献
63.
地理环境间接地决定着早期人类社会的政治体制。在社会存在的诸要素中,地理环境对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有着决定作用,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地理环境对政治上层建筑有间接的决定作用。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和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4.
王文彪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4):29-31
《故乡》的主题定位一向有误区。二十多年前海边沙地“神异”的景象并非写实,是童心对美好的虚幻憧憬,反衬对现实的失望和悲哀。杨二嫂形象所重不在其破产,而在揭示人与人理解与沟通的困难。闰土的变化不是困顿与压榨所致,而是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悲剧。 相似文献
65.
中国宗族制度与封建国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兴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24-28
宗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牢固基础之一,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制度的家法族规与封建国法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彻底肃清宗法观念的遗毒,对依法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封建统治阶级在长期的统治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其中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日趋完善。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监察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官吏监察体系,职能齐全、机构独立,体制完善,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监察制度在不同朝代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演变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7.
68.
69.
围绕"封建"名实问题的隐性分歧和显性论争,自20世纪初叶以来已进行了将近百年,迄今尚无定论.对"封建"名实之辨,可作如下估量:它是近代新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史学内部的歧见,昭显了新史学诸派对于中西历史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不同认识;是新史学对于唯物史观理解与运用上的差异引发的分歧;是忽视概念辨析的积习在中国历史阶段命名上的反映. "封建"名实考辨,并非仅仅是名词概念之争,它关涉到历史宏大叙事的准确性.对于泛化"封建"得到救正、历史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认识更充分普及的前景,笔者持谨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