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49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00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141篇 |
人才学 | 233篇 |
人口学 | 47篇 |
丛书文集 | 2027篇 |
理论方法论 | 366篇 |
综合类 | 4467篇 |
社会学 | 673篇 |
统计学 | 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186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224篇 |
2014年 | 518篇 |
2013年 | 435篇 |
2012年 | 627篇 |
2011年 | 622篇 |
2010年 | 646篇 |
2009年 | 601篇 |
2008年 | 768篇 |
2007年 | 548篇 |
2006年 | 483篇 |
2005年 | 411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334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微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4):159-160
习语是人类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习语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2.
制度演化是有层次的,本文在威廉姆森提出的制度演化四个层次基础上,分析了复杂的制度系统、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互动、制度演化中的路径依赖及制度演化中的边际调整等,最后还对制度演化到底是自然演化还是人为设计的争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
《庄子》重视人的生命,由此引申出了丰富的养生智慧,既包括一般的养生理论:缘督以为经、虚静无为、节欲守神,又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坐忘”与“心斋”。 相似文献
74.
7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牢固树立生态自然观,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生态经济观,推进生态生产力与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牢固树立生态社会观,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是农村基层社会及其管理体制的重建和变革.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由自然村落制度到社队村组制度,再向社区制度转变,可以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实现上下互动、城乡一体,并建构起政府公共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良性互动,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我服务相互补充的新型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77.
经济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市场是一种自然秩序,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只要不被人为的干预所破坏将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这种自然秩序观为经济自由主义者反对国家的政策主张提供了强大支持。它认为市场与非市场之间有一条自然的边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即持有这一观点。但对其观点剖析发现,这条边界并非自然的,而是由特定的价值观塑造的,随着价值观的演变,市场会被重新构造,不存在客观的市场模式。很多针对自由市场的干预,其实是变化中的主流价值观对市场的重构,不应盲目反对。 相似文献
78.
79.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开创的两个重要文化基点.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构成了士人进退出处、塑造自我人格的重要参照.从人格塑造的导向来看,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倡导自然人格,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崇尚社会人格.对现代社会而言,二者仍是构建理想人格不可或缺的文化参照系. 相似文献
80.
近年出现了一批打破传统叙事形式的追忆小说,这里称为"新追忆小说".新追忆小说表现出这样的叙事特征叙述者在场与不在场叙事的间杂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的隐性转换;叙述视角从有限到无限的自然突破.这些叙事形式的实现的关键,在于叙述者的知情身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