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31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40篇
人才学   16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634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2569篇
社会学   1091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学术探索》2014,(9):F0002-F0002
杜玉亭,山东人,1935年1月29日生。1947年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51年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1954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1958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1962年晋助理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2.
小毕的故事     
小毕跟我小学同班,又是邻居。  相似文献   
163.
《家庭科技》2014,(9):F0004-F0004
赵秀云.字凌霄,号牡丹、芊雨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委员,中国民族书画院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1947年出生于山东海阳市.自幼习画,长期专注于中国画的研究与探索在绘画技法上.既吸取了历代画家的传统精华.又擅于推陈出新写意花鸟画赢得诸多赞誉.尤以牡丹为最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书画大展,并获金银奖作品作为国礼多次被赠送给国际性会议各国代表团,如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第二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等部分作品被编入《当代书画精品集》《世界美术家传》《全国名家书画精品集》等书籍中。  相似文献   
164.
那天早上,当我触摸到母亲冰凉的脚时,我还不知道母亲已永远离我们而去.父亲喊我和弟弟赶快下炕,说你娘死了,我和弟弟才哇哇大哭.那时我才五岁.那是1954年的冬天.  相似文献   
165.
刘墉 《社区》2013,(2):60-60
最近去参观朋友新买的公寓。才走到街角,他就迫不及待地指着一层高楼:“瞧!那就是我家。” 正指呢。却听见背后一阵匆匆的脚步声。冲过来几个穿制服的大汉,急着大声问:“什么事?什么毫7”  相似文献   
166.
石贤洲 《社会福利》2013,(10):56-56
当躺在病床上等待死神到来的时刻,谁都能更好地咀嚼出生的滋味。  相似文献   
167.
戎长春 《社区》2012,(18):54-54
为充分展示残疾人的才艺,反映其积极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残疾人联合会专题举办“自强之光”真新街道首届残疾人才艺作品展。全街道共选出109名残障人士的参展作品215件。  相似文献   
168.
尚群 《源流》2012,(13):78
谢平祥中国东盟书画研究院院长,广西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书画研究工作10余年。草书是最能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意趣的一种书体。谢平祥的书法,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纵横豪放,烟云满纸。其笔法纯熟多变,结字参差错落,墨法五色炫目,章法疏密相间。先看其用笔。作者虽然用的是极为柔软的长锋羊毫笔,但用笔劲健,力感充盈,而且纵横跌宕,变化强烈。书法用笔讲究笔下有物,讲究形态变化,正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用笔丰富、变幻无方是每位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然而,笔法中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任笔为体、聚墨成型,否则会坠入"野乱狂怪"的野狐禅的泥潭。其变化必须从传统中来,必须  相似文献   
169.
《阅读与作文》2013,(11):22-22
"钉子户"似乎是现在城乡改造的大搬迁时期才出现的名词,可这种现象可谓“历久弥新”。早在周厉王三十二年(公元前846年),周厉王为了扩建王宫,要占用一个民间的大池塘,  相似文献   
170.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11,(1):46-47
老态龙钟步履艰,豪情未减乐登攀。凭高送目览湖山。古寺寻幽添雅兴,新亭把盏醉酡颜。漫敲诗韵赋清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