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今天,中国早已踏上了基本实现“小康水平”的坦途。然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又使我们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精神的矛盾和难题,这些矛盾和难题有的是历史积淀后的新爆发,有的则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或者缺乏未雨绸缪的准备,或者因为执政运作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失当,将会把中国导人一种“繁荣的危险期”,并最终出现国家发展趋势上的逆转。这也许是一种“盛世危言”,但古人所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并不是戏言” 相似文献
22.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该目标的提出,不仅反映了我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还反映了我们党对小康内涵认识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惯用的“小康生活”以及世纪之交的“总体小康水平”已改变为今天的“全面小康社会”,其内涵也增加了“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 相似文献
23.
24.
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是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的,也是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贵阳市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由温饱到小康成为历史的转折,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人们生活整体水平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基础上,全市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25.
26.
27.
在我国,说起“小康”一词可谓众人皆知,因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距2020年渐行渐近,我们能否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如同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小康”标准.本文仅从统计角度,用可量化的指标给大家描述一下小康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何谓小康社会
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诗经·大雅》民劳篇,篇中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日子安定,差不多就达到小康了. 相似文献
28.
29.
目标管理是管理当局为顺利实现组织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在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这一远大目标的过程中,确立具体目标,进而有效地指导与激励中国人民向着小康社会迈进,以达到国家进行有效宏观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大庆社会科学》2005,(3):1-1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