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四川省农业微观组织规模小,联合程度低,缺乏利益约束机制,适应性差,必须进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42.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经历了人民公社和家庭经营两个时期,由于这两个时期在收费方式、运营成本、农民需求等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导致在家庭经营成为农村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后,小范围、低水平、集体福利性质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21世纪的我国农村应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保障性质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3.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是增值税类型的选择已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税率的设计不尽科学合理,征收范围较窄等,这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迫切需要改革,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行收入型增值税、降低部分税率、提高部分抵扣率、扩大征收范围和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等建议来完善现行的增值税.  相似文献   
144.
"增产"和"增收"是粮食主产区设立的两大重要目标。既有研究普遍强调粮食主产区设立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然而,在实现增产的同时,农民收入是否提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将2004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设立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199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粮食主产区设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设立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但对工资性收入具有削减效应。具体而言,与非粮食主产区省份相比,粮食主产区的设立使得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相对增加了455.852元/人,工资性收入相对减少了532.567元/人;粮食主产区设立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路径依赖于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张。整体而言,粮食主产区设立通过改变农民在务工与务农之间的资源分配模式,实现了农民总收入的动态平衡。本文认为,在继续推进粮食主产区政策兜底农业生产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强化扶持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等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好巩固"增产增收"的政策组合拳,实现农民总收入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5.
新时期农业经营方式的再小农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农业转型期,政府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化期望。在地方的农业转型实践中,行政力量主导推动大规模土地流转,形成了以外来资本为主的规模经营主体。然而资本化的规模经营主体,在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竞争性分配中,面临着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纷纷转型或退出农业生产领域。资本化规模经营主体的退出,重新释放了村庄经济空间,出现了再小农化的农业经营秩序。不同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再小农化是在回归家庭经营基础上新的发展,通过种植结构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经营模式,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广州历来享有“美食之都”的美誉。但近年来广州餐饮行业却遭遇发展瓶颈,各种权威评比都显示其餐饮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主要根源在于餐饮行业小规模经营者居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文章从广州餐饮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剖析小规模经营实体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壮大的建议,希望能对促进广州餐饮业梯次发展和做大做强提供...  相似文献   
147.
农业家庭经营制度:成本·效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农业家庭经营既面临着技术落后的制约 ,又面临着制度上的诸多障碍。农业改革任重道远。本文吸取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以制度成本、制度效率为主要分析手段 ,剖析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结构 ,重点对我国现行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成本与制度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揭示其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缺陷 ,探讨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8.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中国内地也检出3例“超级细菌”病例,不仅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亦在公众领域再度激发出人类与细菌较量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9.
力军 《领导广角》2001,(6):34-34
据《浙江经济报》5月18日报道,过去浙江农村的土地被一条条田埂分割成块状,看起来阡陌纵横、整齐有序,但这田埂同时也把土地经营权分割开来。一条条田埂形成了一个个“包围圈”,这里包含了一个农户所拥有的现实权利,同时,也把农民牢牢地拴在了田头,割裂了资金、技术与土地的连接——千家万户小规模作业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化经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0.
契约农业是农产品生产者与收购者交易农产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农业生产者降低风险、避免"敲竹杠"问题和降低交易成本.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户而言,契约农业还在进入市场、减少信贷约束、采用新技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而言,契约农业时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增加高质量差异化农产品供给、减少农户收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当采取优化法律环境、建立信用与生产能力档案等措施推动契约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